|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关税: 美国提高对华电动车关税至100% 是否引发连锁反应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在不少车企看来,海外市场依然是增量所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和海外市场出现比较大的差异,一些在中国市场业绩不佳的企业在海外市场大获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早,海外市场转型速度还比较慢。


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欧盟,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023年中国出口的120.3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欧洲占比达38%,远超其他地区。

面对汹涌而至的中国电动车欧盟去年10月也启动贸易调查,遭到中国反对。


本月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暗示,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正在“向前推进”,可能在暑假之前就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研究报告估计,欧盟即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的临时关税可能在15%至30%之间。

该机构认为,这远不足以阻挡中国电动车欧洲当地车辆的竞争。报告指出,即使面对欧盟30%的关税,比亚迪仍可能在欧洲市场攻城略地。直到关税达到45%或甚至55%左右,才可能让比亚迪这样竞争性极强的车企在向欧洲市场出口电动车的生意上无利可图。

确实,在欧洲电动车市场,竞争烈度小于中国,车企利润空间要大得多。比如,比亚迪在德国最畅销的Atto3(即中国市场上的元PLUS)车型于2022年9月在欧洲开始预售,当时起售价为38000欧元(30万人民币)。目前,同款车型在国内最低仅为14万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巨型工厂已经宣布将建在匈牙利赛格德市,这里属于欧盟,生产的汽车将不受关税制约。

面对欧美在电动车问题上的“夹击”,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苏月向BBC中文分析,中国决策者主要担心无序竞争和产能利用率低,而贸易伙伴则更关注中国整体产能和产量的快速增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耶伦对电动汽车(EV)市场供过于求和潜在的不公平补贴表示担忧,而按照中国的标准,电动汽车的产能利用率并不低。

“我们预计,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将有更多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尤其是在许多发达经济体对通胀的担忧减弱的情况下。这些调查可能会延伸到中国的海外工厂,包括东盟国家的工厂。”


大选争议

“随着美国大选年的到来,两位候选人为争取选民支持,(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的言论可能会更加鹰派。”苏月进一步表示。

拜登上月提议对中国钢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特意选在匹兹堡面对钢铁工人的演讲中披露。再结合此次新加征关税,有美国媒体称,为了在密西根和宾夕法尼亚这样的摇摆州获胜,拜登已经对中国的钢材加征关税。拜登称这样做是为了美国经济安全,是战略性的决定,然而美国购买的中国钢材和电动车微乎其微,拜登的决定显然是为了讨好这两个州的选民。

他的对手特朗普也在竞选中说,如果当选,他将给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他特别指出,如果他11月败选,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将面临“血雨腥风”。


路透社分析称,拜登希望将自己的做法与特朗普进行区分,特朗普提出的全面征税60%的方案被白宫官员认为过于生硬且容易引发通胀。

拜登在匹兹堡的演讲中还表示:“我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我寻求的是公平的竞争。”

但是美国自身也在高额补贴电动车行业。2022年8月16日,拜登正式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将重点支持电动车、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在北美进行组装的新车,消费者最多可获7500美元补贴,不过其中要求中国产的部件低于一定比例。

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补贴则在美国开启补贴的同一年取消,此前每车补贴在1000至2000美元之间,12年间补贴1500亿元人民币

“当我们正在做同样的事情时,这很难说得过去。”卡托研究所贸易专家斯科特·林西科姆向美媒称,“事实上,当你的论点是‘照我说的做,而不是照着我做’(Do as I say, not as I do.)的时候,其政治和话语效果将不可避免地打折扣。”

民主党俄亥俄州参议员布朗(Sherrod Brown)则敦促拜登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以保护美国汽车工业,以及美国人的信息安全。他认为,征收关税还不够,需要禁止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