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哈佛: 哈佛耶鲁逆流而动 要求学生缴成绩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高中成绩“通膨”已经不具有真正的监别力


既然标准化考试可以预测大学表现,那么高中GPA呢?可惜的是,研究团队发现,若是将高中GPA满分4分的学生,与GPA3.2分的学生相互比较,这两类学生在大一阶段GPA竟相差不到0.1分。

这个问题核心,其实是美国学生的高中校内成绩正在“通货膨胀”。根据办理ACT的非营利组织统计,去年,美国ACT平均成绩已经是32年来史上最低,连年创新低。甚至,美国还有将近半数学生没有达到任何科目基准。


但诡谲的是,10多年来,美国高中生的核心科目GPA却是逐年上升。甚至有高中退休老师投书纽约时报呼吁,打分数请考虑给B+,而不是给表现尚可加强的学生A-。

也就是说,高中老师给的GPA,根本不足够用来判定学生的未来表现是好是坏,失去了监别力。无论是不要求学生缴交考试成绩,或是只要求学生缴交高中GPA这类成绩,都会衍生出招生不公平的情形。

学生无论背景,当SAT或ACT成绩相近,大学GPA也相近


可是当大学参采标准考试成绩,会不会对学习资源比较少的学生产生偏见?答案是不全然。

因为他们发现,升学率高和升学率低的高中毕业生,如果拥有一致的标准化考试成绩,那么即便他们的求学环境不同,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大一GPA。而团队将此下定论是,大学参采标准化考试成绩,不会受到学生的求学背景影响。


不过,团队也在结论中坦承,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相比,低收入家庭的学生SAT或ACT成绩确实比较低。而且,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参加标准考试的可能性比较小,这就会关乎到更深层的不平等问题,这份研究并没有针对这类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过去有人认为,不参采考试成绩可以帮助大学更多样化。可是近年陆续有美国研究指出,当大学不一定要求SAT或ACT成绩时,这些学校却没有明确证据可以用来说明,因新制度,增加家庭经济弱势学生,还有女性学生。

对此,台北大学社会系教授陈婉琪表示,这类研究难做,因为校园文化、社会风气等处处都是变因,“光是优势弱势如何定义,就可以有千万种方法,(所以)没有很强大的理由要采纳A筛选方式,不采纳B筛选方式。”长期帮助学生申请海外大学的明道中学国际部主任文义豪也强调,美国此举“不是把SAT当作是入学的『唯一』标准,并不是相信成绩就是一切。”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8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