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亚马逊工程师跳楼 自杀遗书被披露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16年11月早上,一名亚马逊工程师从该公司位于西雅图总部的12层楼屋顶跳下自杀,震惊了全美。在悲剧发生之前,他写下了一封邮件遗书并发送给了所有员工,包括杰夫·贝索斯。在信的最后他绝望的写道:“现在,如果你有时间,请你看看窗外,看着我跌落。”




万幸的是,这名工程师在自杀事件中受了伤,但保住了性命。在此之后,商业调查记者达纳·马蒂奥利 (Dana Mattioli)一直在调查,到底是怎样的原因造成了这位工程师选择如此绝决的方式想告别人世:亚马逊公司内部“有毒”的工作氛围。




图片截自dailymail.co.uk,版权属于原作者两周前,她的新书《万物之战》(The Everything War)出版,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当时,亚马逊官员并不愿意透露遗书邮件的内容,而马蒂奥利在新书中首次给出了详细的细节。



据书中介绍,这位工程师从入职前就认为亚马逊将是他梦想的工作,但最初的几个月结果并不理想。他大多数晚上都工作到深夜,有时工作到凌晨 4 点,整个周末都是如此。亚马逊公司中不存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文化,但这对他来说没关系。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要求老板将他调动到另一个团队后,老板开始出现了报复行为。遗书中称,尽管老板在这位工程师的绩效考核中给了他很高的分数,但老板还是开始公开批评他。

几周后,这位工程师的老板让他制定了一项绩效改进计划(PIP)。

众所周知,PIP 在亚马逊是令人恐惧的,因为它们通常是被裁员的先兆。这是亚马逊管理公司员工的方式。

这感觉就像是最后一根稻草。工程师已尽其所能来取悦他的老板,但仍然无力回天。于是他崩溃了。在遗书中,他称 PIP 是一种对他的侮辱,甚至称他的老板是杀人犯。



这名工程师的举动在当时震惊了很多亚马逊员工,当时有员工匿名向Business Insider分享了内部的聊天截图,超过 200 人发表了他们对这起自杀未遂事件以及亚马逊如何处理该事件的看法。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亚马逊的高级管理层并没有与员工讨论此事,IT 团队很快删除了这封电子邮件,称其中包含“攻击性和煽动性语言”。

很多人指责PIP,称这个工具被一些经理滥用了,“像个诅咒一样!”;另一些人呼吁成立工会,但大多数人表示,亚马逊完全反对成立工会,甚至会解雇呼吁的人。

在新书出版后,亚马逊的一位发言人本周告诉《每日邮报》:“我们很感激这个人能够获得他需要的支持,并且从这起非常悲伤的事件中恢复过来。”

“我们一直在努力支持他、他的家人和他的团队,出于对他们的尊重,我们认为不适合分享更多细节。”

这名工程师的遭遇是无数亚马逊员工的一个缩影。

在接受《名利场》采访时,马蒂奥利揭露了该公司如何系统性地压制批评、排挤竞争对手,甚至让自己的员工相互竞争。“人们往往无法在这种对抗的模式下坚持太久,”她说,“因为这种模式非常具有攻击性,而且可能会造成伤害。”

“当我深入研究幕后发生的事情以及使亚马逊如此频繁获胜的反竞争商业行为时,我发现很多都是这种文化的产物。很多令人震惊的行为都是因为这家公司的文化。”?

“如果你每天都在跟优秀的同事激烈的竞争,并且你知道到年底,无论如何,6%的人都会被裁掉,与此同时,你可以访问有关合作伙伴、卖家和竞争对手的珍贵数据能帮助你保住自己的工作,谁会忍的住?”

在各大论坛里,总是流传着亚马逊内部的“恐怖故事”,一名亚马逊前仓库员工甚至称这里的工作条件比监狱还要糟糕,亚马逊老板“比起员工更关心机器人。”



图片截自dailymail.co.uk,版权属于原作者

据《The Daily Beast》报道,2013 年至 2018 年间,亚马逊仓库的工作人员因自杀威胁和心理健康问题呼叫美国各地的急救人员至少 189 次。



图片截自thedailybeast.com,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万物之战》中描写的亚马逊公司形象比其他新闻中报道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老板杰夫·贝佐斯对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有着难以抑制的渴望。马蒂奥利还罗列了很多她调查到的内幕,描述了“(这家公司)如何能够在眨眼间让人从协助者或伙伴转变为暴徒。”廉价的仿冒胸罩2012 年,总部位于纽约的 Adore Me 推出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内衣系列。三年后,生意越做越火,开始引起了亚马逊的注意。据该书称,亚马逊高管们恳求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摩根·赫尔曼德-韦奇(Morgan Hermand-Waiche) 在亚马逊上出售产品。然而,赫尔曼德拒绝了。结果到了2019年,赫尔曼德发现亚马逊上出现了一些非常明显的copy他公司产品的山寨品,其中一个品牌名为 Adome,该品牌不仅销售其产品的廉价版本,还从 Adore Me 的网站上“窃取”了产品照片。赫尔曼德接着又发现了至少十几个不同的山寨品牌,他联系亚马逊,但从未收到实质回复。到 2020 年,赫尔曼德不得不最终决定在亚马逊上销售。他说,他看不到其他选择,起诉的话成本太高了。然而,他表示亚马逊上仍然充斥着 Adore Me 的仿冒品。亚马逊对此的回应:亚马逊对假冒产品采取零容忍政策。我们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假冒产品上架,并持续监控我们的商店。“如果我们发现问题,我们会迅速采取行动保护客户和品牌,包括删除假冒商品和屏蔽帐户。我们将继续与品牌和执法部门合作,保护我们的顾客免受不良行为者试图滥用我们商店的侵害。”嗯看一下两方的对比图到底有没有盗用吧..

Adore Me的:




亚马逊的:



明目张胆的服饰生产抄袭

书中表示,除了抄袭第三方卖家外,亚马逊还会直接要求工厂抄袭畅销的服装品牌。

时尚工作装制造商 Carhartt 的一位高管有一次在一家工厂里正在检查品牌的最新生产线,结果他偶然间发现了工厂另一边还有另一条生产线,该生产线似乎在生产 Carhartt 最畅销的背带裤和工装裤。

Carhartt 的高管很困惑,竞争产品线上的产品与自家公司企业的材料完全相同,颜色相同,甚至具有相同的硬件,例如拉链和饰边。

当他询问是谁委托制造这些时,他被告知这是 Amazon Essentials。

Carhartt 品牌立刻投诉给了亚马逊,生产被停止,还由此制定了一项新政策:自有品牌经理不再只为亚马逊确定一件畅销商品作为“灵感”,而是选择三件,并将所有商品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以避免被指控抄袭。

马蒂奥利写道,虽然新政策帮助亚马逊避免了在其网站上出现抄袭品牌的情况,但她的一位举报人报告说,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变化。


“它们不会停止抄袭,它只会更好地弄清楚如何去做。”

对小公司实行“拿来主义”位于布鲁克林的小型 Fortem 公司生产汽车配件,只有四名员工。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也是他们的畅销产品,是一个汽车后备箱整理器,这款整理器于 2016 年 3 月在亚马逊 Marketplace 上推出,最终成为该类别中排名第一的卖家。



之后据一位举报人称,Amazon Basics 的产品开发人员访问了 Fortem 指标的详细报告。马蒂奥利写道:“这是一个数据宝库。他们不必投入昂贵的研发资金来设计合适的产品并冒着卖不出去的风险,而是窃取了他人的成果制定了快速推出热门产品的路线图。”同年10 月,三款与 Fortem 非常相似的行李箱整理器以 Amazon Basics 品牌出售。“亚马逊自营品牌部门的员工每年都会接受道德培训,他们被告知禁止访问个人第三方卖家数据,”但实际上数十名员工表示,防火墙不够,许多人很容易自己提取报告。亚马逊对此提出异议,称:“我们彻底调查了有关员工违反政策行为的任何报告,并且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假货问题

亚马逊网站上销售的监管很少,以至于猖獗的假货问题不断。

亚马逊客户 Christian Fletcher 曾购买了他认为是 TacMed Solutions 制造的止血带。该装置用于在紧急情况下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以防止人员失血。

止血带到达后,Christian 将产品上的说明和功能与 TacMed 网站上的图片进行了比较后,才意识到它是假的。他将假货发送给 TacMed,后者证实这不是他们的。“如果情况发生你又用了假货,后果不堪设想。”?

马蒂奥利称,婴儿服装也存在类似问题。她写道:“数量激增的商品包括儿童睡衣和颈部附近有抽绳的连帽衫。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禁止此类带有抽绳的儿童服装,因为存在勒死危险。”

然而,当管理人员向亚马逊高管警告这个问题时,据称他们告诉他们,让网站对父母为孩子购物更安全不是他们的工作。

一位前亚马逊员工匿名表示,“我不再在亚马逊上购买任何消费品,除非是直接来自该品牌的。”

公司营造巨大竞争压力→促使主管不断压榨员工→为了保住业绩员工不得不不择手段窃取数据→导致门槛提高大家都越来越卷→最终有人心理承受不住全面崩盘。这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马蒂奥利采访了数百位亚马逊的员工、高管和竞争对手,详细披露了亚马逊如何在竞争优势的驱动下进入每个行业,重塑了零售格局,改变了华尔街评估公司的方式,并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本质。 该书出版后风评似乎很不错,75%的人给了五星好评——在亚马逊上...

难怪书评的高赞里这样写道:

在亚马逊上写一篇关于批评亚马逊的书评感觉很讽刺,但这只是证实了这本书的中心主题:亚马逊无处不在。事实上,我对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莉娜·汗(对亚马逊发起反垄断诉讼)的了解与对贝佐斯和亚马逊的了解一样多。很明显她为什么要紧追着亚马逊不放。

从提供的文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贝佐斯创造了一种残酷的企业文化,员工们会不择手段地提升亚马逊的地位。尽管员工不应该使用第三方供应商的产品数据对亚马逊自有品牌产品进行研发,但这已成为标准操作程序。亚马逊在公开声明和国会证词中对此撒了谎。对第三方供应商的虐待永无休止。

一本经过充分研究的书。



亚马逊无处不在,love it or hate it.
2     已经有 14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4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2 游客 [青.亲.群.有] 2024-05-19 07:09
    评论 1 写道:
    People not belonging to Amazon do not go with it. Just quit if you feel that you cannot survive in the toxic working environment. No need to kill yourself and just leave. The reality is that lots of people were lured by high salaries and were so proud of being Amazon employees and cannot be afford of being losers. Sad story!

    This is what you may tell the employee. This is exactly like telling someone to leave the abusive relationship by saying - just walk away. You are so naïve, not everyone is as burdenless as you are. The real problem is the employer, Amazon. Did Amazon fulfill its responsibility as an employer? That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but in the meantime, what would you say to Amazon?
    评论1 游客 [辛.香.氏.说] 2024-05-12 11:08
    People not belonging to Amazon do not go with it. Just quit if you feel that you cannot survive in the toxic working environment. No need to kill yourself and just leave. The reality is that lots of people were lured by high salaries and were so proud of being Amazon employees and cannot be afford of being losers. Sad story!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2 秒 and 9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