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現在的大學生 為何幼稚得像個孩子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大學招生是選拔性的,需要人才;工作單位的HR招人也是選拔性的,也需要人才。


在過去,可以說是大學在幫助工作單位的HR做人才把關工作,工作單位的HR只需要根據大學的標簽安排人就行了。當然,工作若幹年後具體表現另說,到那時候已經是領導裁定的事了。

而現在,隨著大規模擴招,標簽發放越來越多,大學已經承擔不起為用人單位貼人才標簽的功能。


但用人單位的HR面對一群毫無工作經驗的職場新人,他們除了自己組織筆試面試,無奈之下還是得把大學貼的標簽作為一項客觀標准,視為選人的重要參考。即便HR錯招了不合格的人,他們也可以把責任推到大學身上:“他是985的,不過如此。”言下之意,錯在學校,與我無關。

對非科研類工作而言,如今學歷重要,但學歷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這點從近年來研究生就業率就能看出端倪。

既然如此,大學也應從社會氛圍的學歷崇拜中適當抽身,名正言順回歸本分。

03

多數人讀研是巨大浪費

中國大陸的產業結構,決定了中國大陸的職場並不需要那麼多“研究生”,大量就業機會還是在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基礎部門。

然而,大量將來只能在基礎部門工作的大學生,正拼盡全力擠入“研究生”賽道。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取得研究生學位證書之日,就是告別“研究”之時。

這是個莫大的諷刺,也是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今天,大學科研院所與企業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大企業科技研發費用逐年走高,眾多科技型初創企業的技術來源,正是大學科研院所。

我認為,大部分的研究生,應該從這層關系中產生。而要把握這層關系,就需要那些准備進行“研究”的大學生對產業狀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事實是,非但大學生不清楚產業狀況,很多大學教師對相關產業的了解程度也是隔膜的,有限的。

產業狀況不是開幾個座談會就可以弄清楚,也不是一個在校大學生通過短暫的實習可以弄明白,他們必須在相關行業有一定工作經驗,是帶著真問題來學習怎樣進行研究,以及准備研究什麼的。

按照這個要求,很多專業並不適合招收興趣不明、稟賦不明,只有考試成績清楚的應屆生;很多專業所招收的研究生,應該是有工作經驗,有行業和產業認知的大學生

壓縮應屆大學生在研究生招考中的比例,對報考者提出1年到3年相關工作經驗的要求,應該是今後研究生招考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而那些與產業化相距甚遠的基礎研究,比如傳統的數理化醫文史哲藝術等學科,還是可以由本科畢業直接讀上去研究高深學問。


一切一刀切的辦法,總是會把好事辦成壞事。

04

讓有工作經驗者才能考研

讓有工作經驗者才能報考研究生,現實中還是不能排除有少數人仍然把考研當成唯一“改命”的機會,但至少在招生單位和研究生導師看來,可以一眼望穿該生的潛力如何,到底是否值得培養。

不僅如此,它還是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第一,可以讓一些高校放棄做“考研基地”的不良嗜好,認認真真做好本科教學,把培養對社會有用之才而不是考試之才作為第一要務。如此,為它們逐漸轉型做職業教育提供動力。

第二,釜底抽薪地打掉高校本科畢業生的學歷內卷,解除大學生的考研緊箍咒,讓他們在更自由的大學校園中充分發揚個性,挖掘和發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更多的時間走出校園,走進用人單位,感受社會,學會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從而逐漸克服“社恐”,培養與人交往的自信與技巧。

第三,可以讓大部分大學生放棄唯分數論,不再斤斤計較於分數多少,更加多元發展,也可以借此把家長方面勢力清除出學校的教學與管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42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