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就這樣,我從媽媽的房子裡滾出去了....(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閃靈》劇照


僅僅幾秒鍾後我就突然冷靜下來,隨後就被內疚感籠罩。我抱著受到驚嚇的貓,輕輕地撫摸著它,試圖安撫它的恐懼。看著它漸漸放松下來,突然間,媽媽的聲音和場景在我腦海中浮現:“我是生你養你的媽媽,你居然還敢頂撞我!”隨後,我想起了她拿著衣架毫不收斂地抽打我,而我一邊被打哭一邊試圖逃跑的場景。

這讓我覺得很恐怖,我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繼承了她的這份憤怒和暴力的沖動。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情況只存在於我與小貓的相處中。


我的潛意識裡知道,小貓依賴於我無法逃離,正如我的媽媽對待作為女兒的我那樣。當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都重復著曾經我媽媽的影子。

自那以後,我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而那些不斷重復的與她相似的片刻都告訴我一個結論:無論我如何嘗試與母親保持距離,那些與她相似的部分,如同根深蒂固的藤蔓,已經在我的體內中生根發芽。我帶著她的痕跡成長,成為了一個既有她的影子,又試圖尋找自我獨立的女兒。

延續、中斷

很久以來,我都認為我和媽媽之所以變成這樣的關系,單純是我和我媽之間的問題。畢竟在社會文化的討論中,母女會天然地親近彼此、相信對方會無條件地認同自己。如果我做不到那樣,那只能是我自己的問題。

但隨著我逐漸成長,我開始意識到,雖然可能存在每個母親的個人性格和經歷所導致的問題,但同樣不能忽略她們所經歷的社會問題。

上野千鶴子在《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中提到:個人對母親的怨恨和療愈的當然只能自己解決,但是在此之外,如果不去剖析、理解時代背景和社會結構,就無法打斷母親傳向女兒的暴力和幹涉的連鎖。




上野千鶴子

回顧我媽媽的經歷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其中並不難理解她為何是一個如此好斗、沖動、信奉叢林法則、功利主義、強勢且非常具有行動力的人。在她所生活環境,女性如果沒有上述特質,很難在殘酷的生存與競爭環境中“活出頭”。


她在20世紀70年代初出生,生活在揭陽普寧的一個小農村。他們有七個孩子,我媽媽在家中排第三。在潮汕重男輕女的文化背景下,我舅舅是唯一一個男丁。“男丁稀少”成為他們家庭在整個村子中被邊緣化甚至霸凌的原因。

她重復講述了其中一個故事:在又一次本應屬於他們的東西被人搶奪占據後,我的外公、外婆,也就是她的爸爸媽媽似乎再次選擇了沉默。而還是小女孩的她則是沖動又魯莽地拿上長棍去找當事人要個說法,質問對方為什麼要將自家挖的水截走。

和我們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媽依然會氣得咬牙切齒:“我當時經常在想,為什麼我不是一個男人,為什麼我不會功夫或者武術,這樣我們家就不會被欺負了。”

這份剛強,讓她成為當時少數沒有選擇留在老家,而是出去闖蕩的女性——上世紀80年代以來,潮汕普寧匯集了大量工廠,對女工一直有著大量需求,女性在當地大多能有不錯的崗位和薪酬,更不會向外跑。


1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5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