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就這樣,我從媽媽的房子裡滾出去了....(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直以來,每當我的女性朋友談到她和媽媽的一些相處和瑣事,我總會發自內心地感歎:“你和你媽媽關系真好。”因為那都會讓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我和媽媽的關系。


我們一直住在同一屋簷下,這種密不可分的接觸,催生了無數的小爭吵和偶爾的大爆發。我們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因為她的暴脾氣,我挨打更是常有的事情。

我不是沒有對這樣不親近,甚至是有些交惡的母女關系產生過困惑,畢竟身邊的女性朋友大多是和媽媽關系更好(當然,也因為更多的家庭勞動以及親子感情的維系大多是她們媽媽進行,而在我們家,這些情感上的勞動更多是我爸進行)。


無論中外,在主流價值觀和社會的情感共同體中,似乎都存在著一個宛如聖母一般完美、善良又溫柔的母親形象。贊美和歌頌母親也是一種家庭倫理傳統,無數文藝作品都在宣揚母愛的偉大與無私,以及母女之間的親密和聯結。

在這樣的影響下,我也無法避免地對我媽媽有種理想化、完美化的期待。我希望她能夠全然理解我,對我展示出溫柔和無條件的愛,而不是時常顯示出的暴躁和情緒化。



《媽媽!》劇照


而她對我們的關系似乎也有同樣的困惑——每次吵完架,我們關系進入一段“緩和期”的時候,她是總會有點喃喃自語地問我:“為什麼你那麼喜歡和我吵架呢?我真的不明白。”有時候,我甚至能在她的困惑中察覺到一絲寂寞。

韓國心理學家金志允在《母女的世界:愛與憎的矛盾體》一書中寫道,母女的世界猶如交織在一起二三十年的線團。很多母女哪怕知道自己所處的艱難境地是因為對方造成的,也還是無法確定這到底是怎樣的矛盾。

我與我媽之間的關系,也一直都布滿了沖突和不解。而在沖突之中,我卻無法控制地變得越來越像她。我的語調、聲音甚至行事風格都與她越來越相似,弟弟妹妹經常會在某一刻突然感慨:“你剛剛那樣真的和媽媽好像。”


每次聽到,我的心裡都五味雜陳,腦子裡莫名回蕩起我們吵架時她總愛說的那句“你永遠是我的女兒”,也會感到緊張和不安。

自搬出家後,我和媽媽處於一種微妙平衡的狀態。而我也成功地在自己從小長大、與媽媽同在的城市,建立起了一個與家裡無關的生活和空間。我曾一度以為她對我幹涉已經消失。

但某一天,與室友共養的貓在我懷裡掙扎,嘗試掙脫走而咬了我一口。那一刻,我仿佛被觸動了某根弦,怒火在胸中燃燒,腦子只被一個想法占據:你怎麼敢咬我。現在回憶,當時的我像《閃靈》中的男主人一樣,拿著一把隱形的斧頭,對貓窮追不舍,只為抓住他泄憤。幾個躲避的回合後,我用力將掙扎著的它從沙發下拖出,手掌在憤怒的驅使下落在了它身上。


1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527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2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