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馬爾代夫將出現一個空前“親華排印”的政府?(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根據馬爾代夫與印度(专题)此前的談判協議,5月10日前所有印方軍事人員要全部撤出馬爾代夫,這也意味著去年剛剛當選馬爾代夫總統的穆伊茲實現了自己的競選承諾。


勝利不止於此。4月21日,穆伊茲領導的人民國民大會黨(PNC)以絕對優勢鎖定勝局,一舉斬獲馬爾代夫議會選舉93席中的70席,而主要反對黨馬爾代夫民主黨(MDP)僅贏得10席。

實際上,在2024議會選舉預估中,連PNC自己都從未預料到能以這種壓倒性的姿態獲勝。


輿論普遍認為,PNC的大勝意味著穆伊茲在國內已無人能擋,或將導致馬代繼續實行“印度退出”政策,加劇國內“親中反印”態勢,推動中馬關系走向新高峰。然而,大勝過後,穆伊茲政府不僅需要面臨中印地緣政治爭奪,還要解決馬爾代夫自身債台高築的問題。

PNC為何能突破重重阻礙,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這種壓倒性勝利將帶來怎樣的結果?再無束縛的穆伊茲政府將如何兌現其競選承諾?中印在馬代的地緣政治之爭又將何去何從?



馬爾代夫現任總統穆伊茲所在黨派贏得議會選舉(圖/央視新聞)

PNC大獲全勝

馬爾代夫第二十屆人民議會選舉,有來自6個政黨、獨立團體,共368人角逐93個席位,競爭相當激烈。

其中,穆伊茲領導的PNC一舉斬獲70席,其聯盟伙伴馬爾代夫民族黨(MNP)與馬爾代夫發展聯盟(MDA)也分別贏得1席和2席,總體占據議會超三分之二多數。

對比來看,前執政黨馬爾代夫民主黨(MDP)僅贏得12席,而前總統阿卜杜拉·亞明(Abdullah Yameen)和穆罕默德·納希德(Mohammad Nasheed)兩位政壇老將分別發起的人民民族陣線(PNF)和民主黨(MDP)則顆粒無收。

實際上,在本次議會選舉之前,多數人對PNC勝選持悲觀態度。如前馬爾代夫駐印度大使艾哈邁德·穆罕默德(Ahmed Mohamed)表示,“在選前預計中,PNC最樂觀的結果也只是拿下50席。”

外界之所以不看好PNC,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反對黨MDP勢力強大。

2019年,時任總統薩利赫領導的MDP贏得議會全部87席中的65席,成為馬爾代夫民主化以來首個在議會擁有絕對多數的黨派,而當時穆伊茲所屬派別PPM-PNC僅獲得8席,選情對比極其強烈。

而自穆伊茲上任以來,議會已駁回其三名內閣提名人選。此後,民主黨-納希德派以“總統涉嫌腐敗”為由發起彈劾。12月底13名MDP議員跨黨加入PNC後,反對黨距三分之二多數僅一票只差,穆伊茲才僥幸逃過一劫。直到選舉前夕,MDP仍在利用其議會席位多數優勢,試圖以腐敗罪彈劾穆伊茲。

二是PNC內部矛盾重重。

2013年,亞明作為進步黨候選人贏得總統選舉並出任馬第二任民選總統,但其在2018年任期滿後因腐敗和洗錢罪被判處11年監禁。此後,穆伊茲才被作為代理候選人提名參加2023年總統選舉,後來也僅是以微弱優勢僥幸獲勝。





2023年11月17日,穆伊茲在馬爾代夫首都馬累出席總統就職儀式。(圖/新華社)

2023年10月,由於亞明不滿穆伊茲在聯盟內聲望日隆,更不滿穆伊茲未兌現“就任總統後即釋放亞明”的競選承諾,多次暗諷穆伊茲“為實現個人政治野心而將他關在監獄”,穆伊茲遂成立獨立政黨PNC。

而在本次議會選舉中,穆伊茲的部分結盟宣告破裂,更多政黨的加入也給PNC的選舉之路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三是印度對馬爾代夫持續施壓。

一方面,馬仍在食物、能源、安全等基礎需求方面依賴印度,如果短期內無法降低對印需求依賴,那“印度滾出”策略將使PNC陷入兩難境地。另一方面,馬還面臨來自印度的債務壓力,仍在經濟層面有求於印。

PNC看似遭遇重重困難,今年又為何能在穆伊茲的帶領下勢如破竹?

一是PNC的高交付能力深受信賴。

從民意調查來看,無論是針對馬代外交政策的“印度退出”戰略,還是針對基礎建設的住房承諾,老百姓都對穆伊茲和PNC信心滿滿。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穆伊茲填海造陸等計劃實施前景可觀,有望大幅改善民生。具體包括建設大新人工島、三個魚類加工廠與升級國內機場,據穆伊茲選前承諾來看,項目由中國貸款資助、中國企業執行,因此能夠較好地保障實施效率。

二是MDP在執政四年中表現不佳,而下台後只會利用議會阻礙發展議程,基本無所作為。


一方面,民主黨主導議會期間,為對抗穆伊茲作為總統的各項決議,在大使和部長任命上設置了重重阻礙。馬代老百姓意識到,要讓發展議程順利推進,必須讓執政黨也掌握議會。另一方面,MDP執政期間的多起腐敗案例也被視為“傲慢與暴力”的象征,暴露了其黨內議員的固定圈子與既得利益鏈。有觀點認為,“與其說給穆伊茲投贊成票,不如說是給MDP投反對票。”

三是馬爾代夫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迸發,“反印”思潮成為新趨勢,“親印派”MDP無疑替印度承擔了民眾的怒火。

盡管艾哈邁德·穆罕默德斷言,在議會選舉中,選民其實並不會過多考慮外交政策,而更多從個人關系、家庭紐帶出發,考慮投票能否為自己帶來直接利益;但現實來看,印度因素顯然仍對議會選舉發揮了明顯的助攻作用。除了此前的印馬罵戰外,印在巴以沖突中的曖昧偏袒態度也使其在馬代公眾形象大受影響。

“絕對權力”意味著什麼

馬爾代夫的權力移交將進入新階段。PNC的壓倒性勝利,或將賦予穆伊茲掌控國家的“絕對權力”,這也預示著馬爾代夫或將進入一個全新時代。

經濟政策方面,議會絕對多數將進一步推動穆伊茲各項法案與項目進程,其中主體毫無疑問是與中國的合作。

自穆伊茲執政以來,有近200項法案曾受MDP各種阻擾。此外,中國資助建設的項目資金也受議會預算影響而取消——據悉,穆伊茲政府原計劃未來三年內支出14億馬幣,其中2024年4億、2025年6億、2026年3.5億,然而,MDP控制的議會卻在審核馬爾代夫2024年國家財政預算時直接刪除這筆專項資金,引發PNC和民眾的不滿。

目前,穆伊茲計劃通過增加住房、增加收入、增加就業,解決一攬子民生問題。而大權在握,意味著他更有可能完成其“八個月內竣工”的填海造陸承諾,落地馬爾代夫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填海項目,並以此解決多方面民生問題。

外交方面,這次議會選舉某種程度上就是對穆伊茲外交政策的全民公決,代表公眾認可其就任總統後的外交決定,包括對中國、土耳其和阿聯酋的訪問,以及接待美國高級官員,但同時與印度保持相對距離。

在立法與司法實踐方面,盡管MDP與PNC均曾獲得絕對多數,但穆伊茲的“絕對權力”同樣引發大量對馬爾代夫民主前景的擔憂:


一是PNC黨內外缺乏制衡穆伊茲的組織與政黨。

二是穆伊茲執政期間幾乎切斷一切媒體通道,透明度問題堪憂。如有觀察人士表示,“在他上任的六個月內,政府與媒體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

三是四分之三多數將使穆伊茲有能力深度重塑馬代政策,甚至可以重寫憲法。

既不“親中”也不“親印”?



馬爾代夫系印度洋地區主要海上國家之一,其一方面在印度政府的“該地區所有國家的安全與增長”(SAGAR)與“鄰裡優先政策”中占據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又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印度洋地區擴大足跡的重要環節。

有分析人士認為,議會選舉勝利將促使穆伊茲更加大膽地選擇“親華反印”,持續推進其“印度退出”戰略。實際上,在議會選舉之前,印馬關系就已急轉直下。

例如,穆伊茲就任後首先到訪中國而非印度,並與華簽署20項協議。其次,印馬罵戰、印度撤軍,進一步促使印馬關系走向僵化。據預計,在穆伊茲撕毀2019年與印度達成的水文勘測協議後,他或許還將進一步撕毀此前與印度達成的港口開發協議。此外,在斯裡蘭卡迫於四國集團壓力宣布暫停外國科考船停靠後,穆伊茲還接受了中國“向陽紅號”科考船停靠申請。



穆伊茲接受央視《高端訪談》采訪

盡管穆伊茲有“反印”傾向,但鑒於“睦鄰優先”原則,“反印”並不會十分徹底。實際上,面對中印在馬爾代夫的地緣政治之爭,穆伊茲只不過結束了薩利赫政府過於親印的外交政策,而選擇更加務實的中立政策。正如穆伊茲在勝選演說中表示,選舉結果代表著馬爾代夫人“希望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穆伊茲還表示,馬爾代夫未來要采取的戰略是“親馬爾代夫”戰略,而非單純的“親中”或“親印”。

著眼於現實發展,穆伊茲一邊倒的政策長期看可能對馬爾代夫這樣的小國並無益處。因此,整體而言,穆伊茲大概率會對印采取溫和姿態。實際上,因為馬代仍在債務等方面仍有求於印度——當前,馬爾代夫的債務已約占其GDP的113%,其中印度中國債權占其債務總值超一半,約16億美元——2024年3月,穆伊茲在請求印度減免債務時一度表示,印度將繼續是馬代“最親密的盟友”。

而對印度而言,高層外交的擱置或將迫使其反思自身問題,並啟動更多民間交流活動,以緩和印馬人民關系,並持續在馬爾代夫宣揚反華思想,計劃從民間扭轉馬爾代夫目前的反印趨勢。總的來看,印度應當給穆伊茲留有空間,從較小的問題與印資項目開始,與馬重新合作。

如一些金融人士指出,受困於債務危機,馬爾代夫“需要某種形式的外部支持,無論是來自印度中國還是中東”。然而,目前馬爾代夫與中東地區外交成果未見成效。穆伊茲原定於11月對沙特阿拉伯的訪問突然被取消,目前仍未給出原因。此外,穆伊茲還訪問了土耳其與阿聯酋,但均未公開獲得財政援助。有分析人士認為,在中東地區的外交碰壁或將進一步推動馬爾代夫轉向中國

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穆伊茲的“絕對權力”將為中馬合作創造堅實有力的國內政治基礎,有望推動馬爾代夫沖出泥潭,走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方面,中國已同意向馬爾代夫提供贈款援助,並表示考慮進行債務重組,此舉將進一步緩解馬爾代夫現行債務壓力。另一方面,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大框架,有助於穆伊茲兌現其基礎建設承諾。此外,馬爾代夫也是一個依賴旅游業的國家,來自中國的大量旅客無疑能為穆伊茲施政提供多種助力。

外界有擔憂認為,作為債務援助的回報,中國或將對馬爾代夫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批准自2014年以來一直停滯不前的自由貿易協定、允許中國通過馬爾代夫橫跨的東西方關鍵貿易路線,再比如,有美西方與印度外交官表示,此舉可能為中國印度洋建立前哨基地鋪平道路。

中馬軍事合作目前確實正處於合作窗口期。中馬3月4日舉行雙邊軍事會談,並順利簽署無償軍事援助協議,中方將向馬爾代夫提供相應的軍事援助,促進雙方“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更加牢固。至於未來如果發展、合作,有待進一步觀察。無疑的是,與馬爾代夫的軍事合作,將能讓中國印度洋的戰略布局更為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進而構建印度洋戰略主動權。

企圖用島鏈封鎖中國的美西方與印度不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未來,都會尋覓一切機會渲染“中國威脅論”、抹黑中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的正當合作,對此我們要做的是:“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0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