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數學家丘成桐:中落後美八十年,主因在於追逐名利(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

近日,知名數學專家丘成桐在深圳一所高校演講時指出,中國學術機制的大環境以物質獎勵為主,年紀大的人掌握相關評比,年輕學者無法專注於研究領域,這種狀況導致中國的發展水平落後美國八十年。


哈佛大學榮譽教授、數學領域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的第一位華人得主丘成桐,4月底在深圳華中科技大學演講時指出,中國目前對其處在世界前沿的哪個位置,還搞不清楚。他認為,數學是物理學和一切工程理論的基礎,但當今中國數學發展和成就不及美國上世紀40年代的水平,這是因為中國學界過於重視物質獎勵,而忽視了做學問的真諦。

據《星島日報》報道,丘成桐在以《中國數學的現狀和將來》為題的演講會上表示,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為中國傑出學者提供豐厚的薪資和住房津貼,金額甚至超過許多美國教授。但這樣為"帽子"拼命的同時,也喪失了想要獨樹一格的志氣。而中國的獎項和晉升機會多由國內年紀較長的學者評估,導致年輕人因循守舊,有些人甚至害怕先進知識在國內流行後會導致自己失去一席之地。


北京大學畢業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的喬治華盛頓大學數學系教授吳昊認為,丘成桐的上述感慨反映了中國的現實。他說,美國的年輕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研究領域,但在中國,年輕人選擇不當就會影響收入:“即使已經是做數學的話,也要花很多時間去和那些老專家和中國政府搞好關系。因為,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的教授或者你是一個政府認定的高端人才,收入可以差很遠。”

同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數學系任教的Ren Xiaofeng則表示,他過去指導的中國學生回國後,他們經歷可說是感同身受。他說,中國國內僅靠基本工資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年輕人更受到研究資金的影響。雖然中國美國的科研項目都需要找資金贊助,“但在美國大學裡面,另外有個終身職的制度(tenure),所以即使拿不到這樣的(研究)資金,或者是說一段時間沒有拿到,還是可以存活下去,不會因為幾年之內拿不到就失去工作或待不下去等等。”


美國高校從事研究工作的黃女士(安全原因,使用化名)則表示,她對中國國內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同事的類似“抱怨”也有所耳聞。她說,雖然美國不論是博士後研究,還是擔任資歷較淺的教授,取得終身職位前的壓力和中國學者一樣都很大,但在美國“好處可能在於,還是比較鼓勵學術創新和學術自由的。肯定不能說做到百分之百,但是比國內的空間可能會大一點。然後,(美國)這邊沒有像國內那種的指標要求,就是你今年一定要有多少個獎等。”

事實上,這不是丘成桐第一次向中國學界強調踏踏實實做研究的重要性。去年四月初,他在上海復旦大學也發表過同名演說。根據當時復旦大學的新聞稿,丘成桐認為激發學者的好奇心是第一步,這才能讓中國年輕學者不蕭規曹隨,從而發展出自己的方向。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57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