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新闻资讯

论坛

温哥华地产

大温餐馆点评

温哥华汽车

温哥华教育

黄页/二手

旅游

数学家丘成桐:中落后美八十年,主因在于追逐名利(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

近日,知名数学专家丘成桐在深圳一所高校演讲时指出,中国学术机制的大环境以物质奖励为主,年纪大的人掌握相关评比,年轻学者无法专注于研究领域,这种状况导致中国的发展水平落后美国八十年。


哈佛大学荣誉教授、数学领域最高荣誉“菲尔兹奖”的第一位华人得主丘成桐,4月底在深圳华中科技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国目前对其处在世界前沿的哪个位置,还搞不清楚。他认为,数学是物理学和一切工程理论的基础,但当今中国数学发展和成就不及美国上世纪40年代的水平,这是因为中国学界过于重视物质奖励,而忽视了做学问的真谛。

据《星岛日报》报道,丘成桐在以《中国数学的现状和将来》为题的演讲会上表示,深圳、上海、杭州等地为中国杰出学者提供丰厚的薪资和住房津贴,金额甚至超过许多美国教授。但这样为"帽子"拼命的同时,也丧失了想要独树一格的志气。而中国的奖项和晋升机会多由国内年纪较长的学者评估,导致年轻人因循守旧,有些人甚至害怕先进知识在国内流行后会导致自己失去一席之地。


北京大学毕业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数学系教授吴昊认为,丘成桐的上述感慨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他说,美国的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领域,但在中国,年轻人选择不当就会影响收入:“即使已经是做数学的话,也要花很多时间去和那些老专家和中国政府搞好关系。因为,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教授或者你是一个政府认定的高端人才,收入可以差很远。”

同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数学系任教的Ren Xiaofeng则表示,他过去指导的中国学生回国后,他们经历可说是感同身受。他说,中国国内仅靠基本工资的生活压力很大,所以年轻人更受到研究资金的影响。虽然中国美国的科研项目都需要找资金赞助,“但在美国大学里面,另外有个终身职的制度(tenure),所以即使拿不到这样的(研究)资金,或者是说一段时间没有拿到,还是可以存活下去,不会因为几年之内拿不到就失去工作或待不下去等等。”


美国高校从事研究工作的黄女士(安全原因,使用化名)则表示,她对中国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事的类似“抱怨”也有所耳闻。她说,虽然美国不论是博士后研究,还是担任资历较浅的教授,取得终身职位前的压力和中国学者一样都很大,但在美国“好处可能在于,还是比较鼓励学术创新和学术自由的。肯定不能说做到百分之百,但是比国内的空间可能会大一点。然后,(美国)这边没有像国内那种的指标要求,就是你今年一定要有多少个奖等。”

事实上,这不是丘成桐第一次向中国学界强调踏踏实实做研究的重要性。去年四月初,他在上海复旦大学也发表过同名演说。根据当时复旦大学的新闻稿,丘成桐认为激发学者的好奇心是第一步,这才能让中国年轻学者不萧规曹随,从而发展出自己的方向。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8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