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固態電池來了 又被車企找到東西吹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而且,氧化物制備過程需要用到900 度以上的超快高溫燒結工藝,對工廠的加工技術提出挑戰的同時,過高的能耗也增加了產線的成本。況且燒制出來的氧化物還容易顆粒大小不一,還需要研發新的活性材料去填充孔位,成本 upup 。


至於硫化物,質地較軟,電導率那叫一個離譜,甚至比液態電解質還高。能量密度也是頂級,平常說能量密度比液態高一倍( 500Wh/kg )的那個就是它,但是,它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不穩定。

它活性極高,基本可以看作是爆炸物。




在內部,容易與正負極發生反應,需要研發緩沖層來塗敷在表面降低活性。

在外面,又對空氣和水分極度敏感,一丟丟水和空氣就能釋放出毒氣。導致硫化物路線的全套工藝都要在幹燥房中進行,露點要求低於 -60 ℃,即五立方米內只能有一滴水。

這麼危險,導致每一個生產步驟、主機廠的 BMS 、電池的 CTC ,全鏈條都得重新匹配,成本爆炸。




幾條路線看下來,各有優劣,目前也並沒有哪一條真正實現了量產,很難說哪一條是正確的。像別的道路也還有像鹵化物之類的,各大科研機構、電池廠商都在積極的尋找可以量產的方案。

說到這,咱們基本上把固態電池盤完了,要想實現全固態電池真的還遠著呢。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曾經表示,到了 2030 年左右,全固態電池才有望實現產業化。


妥協的半固態電池

所以智己的電池又是怎麼做的呢?

根據清陶能源的直播,智己的半固態電池在固態電解質裡加入了10% 的 “ 潤濕劑 ”。



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固態電解質的界面問題,算是固態和液態之間的一個過渡產品。他們也預計在今後的兩三年內逐步減少潤濕劑的比例,逐漸過渡到真正意義上的固態電池。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後.至.遷.不] 2024-05-06 17:54
    非洲某國正在開發無電池汽車,利用交變電磁場無缐供電給電動車。首都設立一個巨大的交變電磁發射站,發出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每個電動車的電氣系統都有自己的特定頻率。只要於發射站的某一頻率相同,就可發生共振從空中獲取電能,免去了電池和充電粧的麻煩。我國一定要盡快超越。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0 秒 and 9 DB Queries in 0.003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