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在評論區大殺四方 微博AI毒舌程度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這些賬號的互動功能與評論羅伯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在觸發機制上與評論羅伯特略有不同,需要用戶主動關注賬號,並在發博時或在評論區@賬號就能收到及時的評論,若用戶沒有@賬號,則不一定能收到評論。


除了微博這類以娛樂為主的“AI博主”,b站上的“AI達人”則更突出實用性。例如@有趣的程序員 、@課代表貓 、@AI課代表 等賬號。

這類賬號主要為用戶提供視頻總結提煉功能,能夠在用戶在評論區@賬號後,對視頻內容按照時間線進行分段總結,並提供點擊時間節點直接跳轉至視頻相應位置的功能。





這類AI賬號的使用方法也很簡單,用戶只需要在視頻下發布例如 “@有趣的程序員,總結一下”的評論,即可實現對總結功能的調用,或者將視頻的BV號直接發送到賬號私信,一分鍾左右便能收到AI賬號回復的總結內容。

根據AI藍媒匯的觀察發現,無論是微博的@評論羅伯特 、@花果山_孫悟空 ,還是b站評論區的各類“AI課代表”,雖然這些AI賬號在自動回復上表現得游刃有余,但在日常運營工作中,它們還是無法完全做到獨立運行。例如發起微博抽獎、投票互動、內容的審核糾錯等這類需要高度交互且靈活的操作中,仍然需要依賴人工的直接參與和把控。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湧入評論區的AI賬號,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平台氛圍的同時,也能增強用戶的互動體驗,提高用戶黏性,也是AIGC(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在社交平台的交互場景上嘗試的新玩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I藍媒匯”(ID:lanmeih001),作者:羅德,36氪經授權發布。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曰.教.堯.論] 2024-05-06 12:14
    無聊的玩具。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4 秒 and 9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