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現場曝光!氣氛緊張,習與馮德萊恩針鋒相對(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簡單說,我們認為習可以幫助我們,但同時我們擔心他也可能幫助普京,”朱利安說。


由於巴黎今年夏天將舉辦奧運會,馬克龍曾表示希望習近平利用其影響力協助全球在奧運會期間實現一段“外交和平的時刻”,停止暴力和沖突。

包括國際聲援西藏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法國人權聯盟(HRL)和國際特赦組織(AI)在內的人權團體都呼吁馬克龍將人權置於他與習近平會談的優先位置。習近平星期天抵達巴黎時,人權團體還組織了數百人參與的抗議示威活動。


馬克龍在星期天刊出的一篇訪問中表示,他的確會向習近平表達人權方面的關切。

馬克龍星期一在與習近平舉行峰會並在當晚舉辦國宴後,星期二還將陪伴習近平前往法國西班牙邊境處的比利牛斯山參觀。這裡是馬克龍兒時最喜歡的去處,而此次陪伴習近平故地重游,他就是希望兩人能夠有一天時間避開鎂光燈和公眾的視野而進行一些推心置腹的對話。

美聯社在報道中指出,美國政府目前正密切關注習近平訪問法國的一舉一動,因為喬·拜登(Joe Biden)總統一個月後也將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不存在產能過剩馮德萊恩:准備保護經濟措施



習近平和馬克龍(左二)及馮德萊恩(右一)舉行三方會晤。路透社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6日)在巴黎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三方會晤,呼吁中歐堅持伙伴定位,開展戰略協作,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針對歐盟正對中國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習強調,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不存在所謂“產能過剩”,雙方應通過對話妥善處理經貿摩擦。馮德萊恩再次指中國電動車和鋼鐵“充斥歐洲市場”,並稱已告訴中方,歐盟准備做“保護經濟的艱難決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對中通社表示,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系,反映中國領導人看到合作的空間,並視之為重要伙伴;歐洲議會大選將於6月舉行,此訪也是提醒歐洲各國長遠看全局,支持歐洲的戰略自主,不要做美國的附庸。

當地時間5月6日上午(本港時間昨午),習近平在愛麗舍宮同馬克龍和馮德萊恩會晤。習近平指出,法國是他今年出訪的首站,三方會晤增強了此訪面向歐洲的意義。他說,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歐雙方應該堅持伙伴定位,堅持對話合作,深化戰略溝通,增進戰略互信,凝聚戰略共識,開展戰略協作,推動中歐關系穩定健康發展。


習近平強調,中歐關系有著強大內生動力和廣闊發展前景,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希望歐盟機構樹立正確對華認知,制定積極對華政策,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過去數年,中歐關系曾因新疆、香港、台灣等政治問題而出現波折,上述爭議近來有所緩解,但卻在經貿方面出現分歧,主因在於中國電動車業的迅速崛起,削弱了歐洲企業的競爭力。歐盟去年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馮德萊恩及法國是主要的推動者。

習近平指出,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關於烏克蘭危機,習近平指出,中法歐都希望盡快停火止戰,中方一直為勸和奔走,願繼續同有關各方保持溝通。

新華社引述馬克龍表示,歐方不認同“脫鉤”,歡迎中國企業來歐投資合作,共同維護歐洲價值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希望和中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增進互信,避免誤解。

外電報道,正尋求連任歐盟主席的馮德萊恩會後說,面對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歐盟不會退縮,“將堅定不移地做出保護其經濟和安全所需的艱難決定。”據報馬克龍和馮德萊恩在會上都希望中方協助向俄羅斯施壓。不過外界相信,中方不會改變與俄的友好關系。外電此前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本月15至16日訪華,將與返國的習近平會晤。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游客 [蟲.所.老.命] 2024-05-06 14:26
    歐洲不是自亂,就是被人欺負,要不然就是傍大款,總之是個窩囊廢!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21 秒 and 9 DB Queries in 0.00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