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訪客信息

中國病人海外求生記:治療費超百萬

  主頁 加國移民政策 加國移民百科 溫哥華招聘 互助俱樂部 活動 論壇 夢尋北美  
[移民故事] 中國病人海外求生記:治療費超百萬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但對從事海外醫療的主流中介體系而言,這是擴大目標客戶群體的一個機會,可以解決當下業內“講故事的成分,遠遠大於實際去海外看病的人數”的症結。

  “很多知名的跨境醫療機構每年的客戶人數都是以百為單位,一些小的機構甚至是個位數。”林楊林說。

  根據盛諾一家的統計,國內赴美重症治療的患者,2012年-2015年間,從不足1000人增長至約3000人,2016年估計突破5000人。癌症患者平均的治療費用為100萬-150萬元。


  通過互聯網或者地推來挖掘客戶,難度很大,需要精准地找到目標客戶並讓客戶產生信任。畢竟對客戶來說,不僅花費不菲,且生死攸關。

  在林楊林看來,除了讓患者走出去,開發遠程視頻會診方式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既降低費用,也免去患者舟車勞頓。然而,全球醫生遠程會診這事,不是中介機構能夠開展的,中介只能提供咨詢服務,無法進行具有診斷意義的遠程會診,想做這事,還得依托於國內的醫院積極參與進來。

  新藥決定生死距離

  抗癌新藥滯後,也是部分癌症患者選擇海外就醫的原動力。

  絕大多數抗癌新藥都是歐美制藥公司研發的,由於監管等因素,這些新藥進入中國市場往往滯後數年。

  


  國外抗癌新藥進入中國大陸前,需要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審批,要在國內重新做臨床試驗,這樣一來,抗癌新藥進入大陸的時間,往往比香港和澳門還要晚四五年。

  這段滯後的時間就是生與死的距離。如肺癌第三代靶向藥在歐美已經上市一年多,大陸地區還是第一代靶向藥雄踞市場。

  大多數情況下,患者使用某種靶向藥物一段時間後,體內的癌細胞會產生耐藥性,使療效明顯下降,這時就要考慮換藥了,市場上如果僅有一代藥,意味著產生耐藥性的患者無藥可醫。


  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圍內男性中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在中國男性發病率中排名第六位。用於治療前列腺癌的藥物澤珂,2016年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此前,不少病人只能輾轉去海外或者香港的藥房購買。

  有些藥物在歐美價格高昂,免疫治療藥物更是非常昂貴,每年的藥費在15萬美元以上,於是一些中國患者另辟蹊徑,不惜去印度購買便宜的仿制藥,來延續自己的生命。

  被醫學界看好的癌症免疫療法CAR-T,未來一旦上市,花費會更高,絕大多數患者家庭根本難以企及。

  長期聚焦癌症話題的科普作家李治中認為,如何把有效的療法,以普通家庭能承擔的方式帶給中國的患者,是個難題。

  讓全球醫療、醫藥資源共享,還有許多事可做。先行者鄧和已從中受益,在今後的日子裡,他只需要定期復查,預防癌症復發。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加國移民百科
  • 楓葉卡領取及更新
  • 加國入籍及公民申請
  • 加拿大父母探親簽證
  • 加國護照申請及更換
  • 加國居民申領美國簽證
  • 失業保險(EI)專欄
  • 信用卡
  • 加國結婚離婚專欄
  • 加國教育專欄
  • 加國醫療專欄
  • 加國交通專欄
  • 加國銀行專欄
  • 新移民買房系列
  • 加國新護照
  • 加國超級簽證
  • 回中國簽證
  •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1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