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會員區
no avatar
歡迎您 游客
登錄
免費注冊

訪客信息

中國病人海外求生記:治療費超百萬

  主頁 加國移民政策 加國移民百科 溫哥華招聘 互助俱樂部 活動 論壇 夢尋北美  
[移民故事] 中國病人海外求生記:治療費超百萬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王憲也先後在中美兩國治療肺癌。在國內時,他和家人帶著厚厚的病例和影像資料,在醫院的內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療科之間來回奔波,每位醫生留給他的交流時間不足5分鍾,即便對醫療方案的解釋,也僅幾分鍾,這讓他很不踏實。

  最終,王憲選擇到美國就醫,門診看病時間長達1個半小時,一半時間是醫生在闡述疾病治療方案,另一半的時間醫生讓王憲自由提問。

  癌症這樣的重大疾病危及生命,中國的醫患交流時間少得可憐。從看病歷、問診、診斷、提供治療方案這一套程序,區區幾分鍾。


  “中國的腫瘤科醫生是世界上最忙的,他們連吃飯和上洗手間的時間都很緊張,無法像美國同行那樣做到精細。”盛諾一家董事長蔡強告訴《財經》記者。

  罹患胰腺癌的吳寒,曾深深恐懼化療。化療藥物摧毀癌細胞的同時,大量正常細胞也會被一起消滅,患者身體的正常運轉受到幹擾,會出現惡心嘔吐、沒有食欲、手腳麻木,以及頭發脫落等不良反應。

  然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吳寒的主診醫生告訴她,會根據她的年齡、身體狀況適當調整用藥劑量,同時耐心地向她介紹化療方案中各種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還給她應用多種藥物來減輕不良反應的發生,這樣一來被國內患者視為“生不如死”的化療,對吳寒的正常生活幾乎沒多大影響。

  化療在美國的門診就能做,接受化療的患者往往不會有太大的不良反應。很多美國患者在化療後,直接開車去上班。

  鄧和的主診醫生也詳細詢問了他的情況,以使治療過程舒適,最大限度提高他的生活質量。在美國進行四個周期的化療後,鄧和的影像復查結果顯示,肺部的腫瘤大為縮小,而腎上腺上的腫瘤沒有變化。主診醫生對國內腎上腺轉移的診斷產生了懷疑,讓鄧和重新做腎上腺穿刺,活檢證實為良性結節,並非腎上腺轉移癌。

  據此,主診醫生調整後續治療方案,采用單藥化療,並同步對肺部放療。這意味著鄧和的腫瘤分期其實更早,相應地,預後結果也會更好。

  最令患者焦慮的是,國內醫生一般簡單說明治療方案,然後等患者自己來作決定。而醫生和癌症患者共同對治療方案作出決策,這在歐美是醫療的常態。

  醫生會詳細告知癌症患者治療方案的療效、益處以及風險,而患者可以向醫生傾訴自己對病症和相關風險的看法、疑慮,乃至個人的價值觀、經濟狀況、家庭職業等社會背景。最後,在醫生的引導下,醫患共同對醫療過程中的診治問題加以解決。顯然,這樣的治療環節更為合理。


  在癌症醫療決策上,美國醫院還有一個制度,就是多學科會診評估。其核心是癌症的治療完全以患者為中心,由多學科的專家根據每一個患者的病情,制定個性化的全面的治療方案。

  鄧和深感多學科會診的好處,一個由腫瘤醫生、外科醫生、放療醫生、基因專家、營養專家等組成的醫療團隊圍繞著他。根據他的病情,進行診斷並提出治療方案,而且隨著治療進展,多學科專家還會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決定繼續還是調整方案。

  國內有醫院在嘗試癌症患者的多學科會診,但在林楊林看來,癌症患者數量過於龐大,且都往三甲醫院聚集,優質醫療資源太緊張,使國內一些醫院的多學科會診心有余而力不足。


  降低海外醫療門檻

  並不是每個有經濟能力的患者都能獲得去美國看病的機會,有時在預約時就會被拒絕,當美國醫生看到發送來的患者病例,認同國內的治療方案和用藥時,會建議他們不要去美國

  這是因為美國醫院遵循患者受益原則,畢竟中美之間13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不一定能給患者帶來更多益處。

  像鄧和這樣到美國看病的患者,會經歷兩個過程,評估階段和治療階段。在評估階段,與一個多學科的專家團隊做交流和檢查,包括病理檢查和基因檢測,然後專家團隊制定一個確切的診斷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這是對病人最有價值的階段。”蔡強說,通常這一階段需要兩周的時間,花費約10萬元人民幣,很多患者是可以接受的。

  之後,美國醫生會和患者溝通,如果治療方案在中國完全可以實施,通常建議患者回到國內進行治療,這樣除親屬陪護方便,醫保還可以報銷一部分,以減輕負擔。

  只選擇去海外進行病情評估和會診,這相當於患者既享受到海外醫療的部分好處,花費也不高。不過,患者的體驗感可能降低。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加國移民百科
  • 楓葉卡領取及更新
  • 加國入籍及公民申請
  • 加拿大父母探親簽證
  • 加國護照申請及更換
  • 加國居民申領美國簽證
  • 失業保險(EI)專欄
  • 信用卡
  • 加國結婚離婚專欄
  • 加國教育專欄
  • 加國醫療專欄
  • 加國交通專欄
  • 加國銀行專欄
  • 新移民買房系列
  • 加國新護照
  • 加國超級簽證
  • 回中國簽證
  •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