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BC又出新法 这些地狂建高楼开绿灯
天车站和公共汽车站)周边建房开绿灯,允许增加高层塔楼住宅房屋,增加住宅密度。
这是 BC 省政府再次越过市级政府职权的又一重大举措,旨在提升住房能力、增加住房供应。

今年早些时候,省政府首次表示将出台政策促进公交导向型发展,但具体细节直到昨天才发布。
根据这项新法规,对于大温地区的所有天车站周边建房高度有了更高的楼层限定:
建筑高度是这些交通枢纽附近可建造的新住宅数量的一个决定因素,但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允许容积率 (FAR) 密度,即计算总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土地之间的关系。
对于距离天车站 200 米或更短的距离,最小 FAR 为场地大小的 5.0。对于 201 米至 400 米,最小 FAR 为 4.0。对于 401 米至 800 米,最小 FAR 为 3.0。
对于公共汽车换乘车站附近,省府也有了更高的楼层限定:
此外,大维多利亚和基洛纳地区以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各市政府,也将被允许在公交枢纽 400 米范围内实施类似的以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政策,但与大温地区的规定相比,最低容积率密度要求略低。
省政府预计,新立法生效的第一年内,将在 BC 省约 30 个城市指定围绕交通枢纽的约 100 个交通导向型开发区。根据该立法,各级市政府必须在 2024 年 6 月 30 日之前改变这些领域的政策。省政府将向各市提供指导手册,以建立一致的标准。

此外,省府的致密化要求将适用于住宅或混合用途住宅用地。但例如:商业、农业和工业用地的分区,以及原住民保留地以及包括列治文在内的机场的联邦和安全考虑,将不适用。
各市政府可以自行决定批准更高的密度和建筑高度,但必须符合省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本拿比、高贵林、新西敏和素里等城市已经在许多轻轨车站附近建造了至少 20 层高的塔楼,但温哥华和穆迪港的情况略不同。
(加西网综合)BC 省最近针对解决住房危机问题频频出招,昨天省府再次出台新的立法,将给公共交通车站(包括这是 BC 省政府再次越过市级政府职权的又一重大举措,旨在提升住房能力、增加住房供应。

今年早些时候,省政府首次表示将出台政策促进公交导向型发展,但具体细节直到昨天才发布。
根据这项新法规,对于大温地区的所有天车站周边建房高度有了更高的楼层限定:
建筑高度是这些交通枢纽附近可建造的新住宅数量的一个决定因素,但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允许容积率 (FAR) 密度,即计算总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土地之间的关系。
对于距离天车站 200 米或更短的距离,最小 FAR 为场地大小的 5.0。对于 201 米至 400 米,最小 FAR 为 4.0。对于 401 米至 800 米,最小 FAR 为 3.0。
对于公共汽车换乘车站附近,省府也有了更高的楼层限定:
- 距离公交车站 200 米以内的站点,允许住宅高度最高 12 层,最小密度不得超过 4.0 FAR;
- 距离公交车站 201 米至 400 米的站点,住宅高度限定 8 层,最小密度不得超过 3.0 FAR。
此外,大维多利亚和基洛纳地区以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各市政府,也将被允许在公交枢纽 400 米范围内实施类似的以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政策,但与大温地区的规定相比,最低容积率密度要求略低。
省政府预计,新立法生效的第一年内,将在 BC 省约 30 个城市指定围绕交通枢纽的约 100 个交通导向型开发区。根据该立法,各级市政府必须在 2024 年 6 月 30 日之前改变这些领域的政策。省政府将向各市提供指导手册,以建立一致的标准。

此外,省府的致密化要求将适用于住宅或混合用途住宅用地。但例如:商业、农业和工业用地的分区,以及原住民保留地以及包括列治文在内的机场的联邦和安全考虑,将不适用。
各市政府可以自行决定批准更高的密度和建筑高度,但必须符合省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本拿比、高贵林、新西敏和素里等城市已经在许多轻轨车站附近建造了至少 20 层高的塔楼,但温哥华和穆迪港的情况略不同。
这也是发布会上被质疑的第一个点。例如在素里的 King George 天车站周围建设住宅高度限定 8 层,被视为是一个错误。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