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温金牌地产经纪—张毅,专业诚实可靠! Queenie Zhao—温哥华地产经纪,诚信至上,周到服务!
 

新"房改"来 新加坡模式适合中国吗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近期,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国发【2023】14号,下称“14号文”)中关于住房体系的新表述,颇受公众关注,一些业内人士将之解读为“中国将推动新一轮‘房改’”,更是引发了热议。

简而言之,“14号文”提出要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政府引进人才以及户籍无房“夹心层”,按保本微利原则配售。文件同时明确,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配售机制,加强监督审计,以及对相关保障性住房要实施严格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

当前,中央发布“14号文”既是考虑到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以及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也是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供需错配问题,为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愿望,推出的措施。我分析,这或意味着国家将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打造新住房供应体系,以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局。


当前的房地产困局

破解房地产困局,非新模式不可,这可能是国内包括政商学界在内的各方达成的共识,甚至可以说是呼声和期待。

从2021年年底开始,纾困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题之一。但史无前例密集发布的宽松政策的效果,事后看难言乐观。2022年,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金额分别下跌39.4%和26.7%;今年1月~9月,这两个指标在去年超低基数的基础上,又分别下滑了23.4%和4.6%。

前三季度,中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回到了2006年水平,商品房销售金额回到了六年前的水平。要知道,这是在地产政策持续、空前宽松,房贷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的环境下出现的。即便政策利好不断,开发商都在降价促销,居民的购房意愿仍然低迷,商品房库存不断攀升。据克而瑞统计,9月份30个重点城市中有23个城市在售新房消化周期突破18个月的警戒线,厦门等城市超过30个月。此外,截至到8月底,30个典型城市广义库存(包含已批未建、在建未售、在售)达到5.6年,热点城市达到4.6年。


与此同时,中国的住房需求潜力其实还很大。特别是全国的新市民、新就业的大学生、外来人口等有3亿~4亿,他们对拥有产权住房的焦虑感很强,能否在就职的城市扎根,过上体面的生活,住房是重要的一环。然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我们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有资金实力的人大多已不想买房(甚至想卖房)、多数积蓄不足的人想买又买不起房(甚至也租不起房)的局面。

因此,沿用传统的模式,即需求端祭出各种激励措施,激励大家买房,边际效应明显降低。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需求断层、供需错配”,即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而新一轮房改打造新模式,就是要从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其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是应有之义。


中国的住房保障新体系雏形

未来,中国住房保障新体系的基本逻辑是,做大做实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包含面向低收入群体具有兜底保障性质的公租房,针对新市民、年轻人、新就业大学生等的配租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14号文”提出的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城市需要的引进人才、户籍无房“夹心层”等群体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进而让公众享受体面的居住、城市化的公共服务,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住房保障新体系将破解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需求断层问题,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构建“先租后买”“先小后大”“先上车后改善”的住房消费和资产拥有阶梯。

在保障性住房配租和配售“双轮驱动”的供给格局下,“14号文”提出的保障性住房属于配售型产品,面向有一定收入积累,想获得产权住房,但距离购买商品房又有一定差距的住房需求群体。首先是在所就业城市获得户籍的无房户。其次是以新就业大学生为代表的“人才群体”,他们享受过高等教育的红利、期望值比较高,但甫一进入社会就面对史无前例的高房价,因买不起房而颇为焦虑,节衣缩食“攒首付”“付月供”,导致合理消费被挤压。最后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新引进人才等。

保障性住房重在“居者有其屋”,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就要大规模供应房屋。从人口规模、发展的基础、城乡差距、城市化进程、法制基础、历史路径依赖等方面来看,中国无法参照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但是完全可以学习新加坡组屋“居者有其屋”的住房保障理念,加大低成本的土地供应,落实强制性中央公积金普惠贷款,落实公共服务均等化分配,助力实现这一目标,学习其“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保障每一个国民能健康、体面获得居所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的同时,也激发全体国民树立靠个人努力、积极向上获取财富的理念。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