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ie Zhao—温哥华地产经纪,诚信至上,周到服务!
 

楼市重磅政策 意义不寻常影响每人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不过,真正从根本上确立了房地产“深改”政策方向的还是19大报告,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注意报告上的措辞,除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还增加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内容。这句话就意味着,未来住房供应不再是商品房的“独木桥”了,而是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目的是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这三点是接下来政策调整的核心。大家之前看到,政策最先推动租购并举,特别是在土地供应时要求开发商必须保证一些住房是租的而不是卖的政策,使得租赁市场的供给在增加。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还推出了政府与居民的共有产权房。这些变化,都是在落实政策。


  不过,之前政策中,基本没看到多主体供给的政策改革,只有前不久北京出台了央企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盖职工保障房的政策有这个意思。北京的政策,实际上打开了多主体供给的政策想象空间。

  然而,真正的政策变化是1月15日,即土地的供应政策变了。土地的政策供应变了,也就意味着多主体供应的政策要彻底打开了。

  想想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意味着什么?这不正是上一轮房改以前的政策吗?以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都可以在自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盖房,然后分给职工,职工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产权。这一政策的落地,意味着以后无论是央企、集体企业、私有企业,都可以在自己土地上盖房分给职工居住。如此一来,年轻人住房的压力自然就小了。这个压力小了,也就意味着刚需的紧迫性小了,房价上涨的动力自然就小了。

  所以,这一政策,对房价一定会起到抑制作用。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政策,就是国家要避免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房价暴涨,使得发展的成果被房地产开发商大部分赚走。在这样的政策刺激下,未来中小房地产商估计要被挤死了,大型房产商要不开发特色房产,要不就是“薄利多销”。当然,对地方政府来说,当土地财政的收入逐渐下降后,那么就必须发展其他产业,这正是中国在基础设施较完备的情况下推动更多产业发展的政策调整。


  以中部核心的新一线城市武汉为例,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里就成立了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和国家网络安全基地,其中前三大基地投资均超千亿,网络安全基地投资也有两三百亿。这样的规划、投资,就是要推动产业化升级,要摆脱原来的土地财政。为此,武汉还成立了招才局,并且专门为高级别人才提供住房、落户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还有对来武汉创业的高等人才提供各种优惠和方便。与其他地方相比,武汉走在了前面,这就是对中央的政策理解透彻,对未来发展方向把握得准,这当然也就意味着未来一二十年武汉的发展空间。想创业的人,或者高新技术人才,到武汉发展一定错不了。

  再回到房地产市场本身,考虑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长期看中国房价还有上涨空间,但一方面中短期应该可以抑制,另一反面是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不至于继续猛涨导致城市化进程推进困难。


  所以,未来房地产市场应该会逐渐趋于稳定,真正有上涨空间的恐怕就剩下三个方向了:一是城市的最核心的区域,因为那里永远是稀缺资源;二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规划区,以后买房一定要看城市未来10年以上的发展规划;三是环境优美、居住质量高的特色城镇化社区,譬如像前段时间刘国梁参与的体育小镇项目。

  关于宅基地的政策也是一个革新性变化,国家把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给三权分制了,这的确是历史性的创新。

  大家知道,过去宅基地的所有权是属于集体的,资格权和使用权是一体的,都属于农村居民。那么为什么把资格权和使用权分离呢?这个和农村耕地的改革思路是一致的。农村耕地被分为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宅基地就按这个思路分为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这一政策最大的内涵就是,在保障农民权益的情况下,要把农民从农村的耕地、宅基地上解放出来,让这批人到城里来,变成城里的工人或商户,继续扩大城市规模,细化劳动分工。

  那么,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在保障了其农村的土地权益的情况下,包括宅基地、耕地不能闲着,农民可以将宅基地的使用权、耕地的经营权给转租出去,从而产生效益,保障其在城市的生活水平。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