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ie Zhao—温哥华地产经纪,诚信至上,周到服务!
 

一疯狂时代即将结束 房价泡沫一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在不靠谱地使用杠杆,而且不去看系统性风险正在临近的情况下,未来的楼市一旦回落,市场也会发生一系列的违约事件。

  房地产是一个准金融市场,在咱们国家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纯资本、纯金融的东西。房子是用来住的,现在才想起来,过去和现在一直是用来炒的嘛!所以我也相信它未来也更符合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规律,受流动性的影响,迟早会跌下来。

  现在我走到哪儿去,都听说很多小地方的人,收入并不高的人,还在集合几代人的钱到北上广去买房,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不寒而栗。收入最低端的人在追逐全国价格最高的资产,这不是过热是什么,甚至可以叫做荒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泡沫终究要破灭。


  前几年我提出过大周期的下半场,目前是金融下半场的下半段。根据本人的预计,在这后半段,因为货币超发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所有的金融资产都会经历一个先涨后跌的过程,是泡沫堆积和破灭的能量拆解过程,会产生一些危害以促进政策的反思和觉醒,此后才能脱离虚拟过热和过度投机,开始实体经济的真复苏。

  两三年来,我们已经看到股灾、债灾和意犹未尽的汇灾,将来,我们还会看到更深入的、更大规模的金融市场调整,而楼市就是大周期系统见底前的最后堡垒,直到自爆或被爆破。退一步讲,假使我们的政策不选择持续紧缩信用和货币,那么,人民币汇率就可能变成更为前沿的核心堡垒,预计届时会与楼市同步出现非常难看的死相。

  从今往后,大家要对中国地产市场保持应有的警惕。

  四、资产兴衰看货币,信用收缩进行时

  大数据表明,楼市的兴衰确确实实就是一种货币现象。1990年中国M2只有1万5千多亿元,到住房市场化元年的1998年,M2还不到10万5千亿元。那么,截至到今年2月的最新M2数据是158万多亿元,大约是1998年的15倍。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楼价的持续上涨了。十七年十五倍,可以理解,事实上,房价涨幅远远跑赢了M2。

  具体到这一轮一年多的疯狂上涨,实际上是2012年6月开始的货币再宽松的结果,正是这一轮涉及到8次降息和9次降准的再宽松,同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急剧扩张直接导致了楼市泡沫再膨胀。


  周小川行长在博鳌论坛上的一个讲话,我高度认可前半句:“全球货币宽松已经到了周期尾部,不能再过分依赖货币政策了”。我特别佩服周行长在敏感时刻的政策导引和风险提示,敬佩他在退休前明确地讲出来了。周行长说:“现在认真去考虑何时以及如何离开宽松货币环境,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可见,高层认识到货币和泡沫的严重性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但是,事情弄到了如此棘手的地步,未来怎么样安全地脱离这个险境,是他们下一步的政策重点,预计今后所有的智囊都要围绕这个来工作。

  十九大今年开,在下届政府工作前把这些问题解决掉,这是最大的政治,以便让新的五年不再有这样的烦恼和包袱,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说后面一两年房地产非常危险的深层原因。


  周行长也是在为央行开脱责任,因为人人都知道,货币超发带来了难以控制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乱像,包括全民搞金融,甚至全民行骗,都是货币超发的结果,还有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和全民投机加杠杆等等这些。这么乱的情况下,我不知道央行将来对这一轮的货币超发如何解释,我真的是不知道如何交待。

  现在他讲,“其实我们央行2010年就开始回归审慎政策了”,但问题是我刚跟大家说过的,2012年6月份开始又做了八次的降准、降息,周行长说央行2010年就认识到问题了,那么2012年6月份到2015年10月份这八次降准降息的责任怎么说?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我们管不了这些事情,但我由此想到:到了厘清政策责任的时候,应该就是市场拐点,值得特别警惕!

  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微妙而重大的变化,大家一定要尽早顺从宏观大势,不要被短期市场现象所迷惑。

  有人说以前货币也收缩过,但以后房价不是又回来了吗?但是这一次很不一样:

  过去的货币紧缩,更多的是针对实体经济需求过旺而升息提准,货币紧缩,那么股市在提升利率的时候,还是涨的,因为那时候经济正兴盛,收入和利润的数据都是好的,所以就会出现越加息越涨的情况。

  但是目前正在开启并且以后可能持续下去的这种货币紧缩,背景大不同,它不是由于实体经济需求过旺产生的信用回归,包括美国,因为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是很脆弱的,中国的实体经济一直在往下走,但是中国楼市疯了,美国的股市疯了。所以这一轮的信用收缩是针对虚拟经济的反客为主,同时要考虑过去的QE和货币大宽松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不良后果,全球央行都需要再反思和再回归,未来要的是脱虚向实!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