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稅] 原來,這樣做能避開15%海外買家稅!
根據Postmedia調查顯示,在2016年大溫地區實施15%的海外買家稅後...BC省農業用地的銷量激增,價格上漲!
報告指出,農業用地銷量和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區域為:菲莎河谷、南素裡,以及白石。
為何15%海外買家稅會使得農業用變得搶手?
原因就是:若購買沒有任何住宅建築物的農田...海外買家則不需要繳納額外15%的土地轉讓稅!

換句話說,因為農業用地和住宅用地有所不同,只要農田是純土地,沒有任何的建築物...那麼海外買家就不需要繳納額外15%的土地轉讓稅。
要知道這些海外買家在購買農田後並不是用於農業生產...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15%的海外買家稅並且修建豪宅。
詳細數據顯示,在2016年7月外國買家額外附加稅公布前BC省一共售出81塊農田,每英畝平均價格為10.9萬加元。
在BC省政府公布了15%的海外買家稅後,8月內BC省農田銷售達到144塊,平均價格為每英畝14萬加元!9月的平均銷售價格為15.1萬加元,銷售量為142塊。

雖然說銷售量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回落至平均水平,但價格一直保持上漲。
分析師指出,15%的海外買家稅令外國買家的投資目光開始轉向農田,並且這一令人不安的趨勢正在加速。
因為隨著市場變熱,農田的價格推高會導致農民無法負擔起擴建的需求,從而限制了當地農業的發展。

列治文市長馬保定(Macolm Brodie)早就對此事表示很擔心。

他說,“海外投機者可以通過購買裸露的農田來避免15%的住宅物業稅。之後,他們再在這塊土地上建造房屋。他們這樣做有很多好處,首先,買家可以免掉15%的海外買家稅。其次,買家可以在農業用地上建造比住宅地塊上更大的豪宅。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利用農田補助政策...繳納少於住宅區的稅款。”

Brodie在接受采訪時說:“在過去三年中,我們看到農田交易的數量在不斷的上漲。列治文的一些較小的農田有很多,這些對海外投資者來說非常的有吸引力。因此,我們在最近看到農田的價格變得更高。尤其是海外買家稅實施後,人們把農田當做跳板,先避免了15%的稅後再建造房屋。 ”
根據收集到的列治文和三角洲地區的土地所有權數據表示,2014年1月農田的售價在平均每畝54萬元。
但2014年5月的時候...農業永田的價格平均每英畝突破130萬元。
2015年4月,有些地區的農場價格最高達到每英畝160萬元!

現在,列治文和三角洲地區的農田價格平均每英畝約為130萬元。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