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卖房] 华人崩溃了 大温合法买房再被炮轰
温哥华的房市看来又是值得歌颂的一年,本地媒体的新闻头条毫无疑问被大温豪宅占据半壁江山,而华人同胞坚持不懈的一次次用真金白银刷新本地人的三观。。。。

但是被人贴上了抢房、抢地的标签真的好吗?政府总是各种质疑地道吗?
其实,不富裕的华人也是这一波房价上涨的受害者。

华人频频中枪 本地论坛讨论海外买家问题
就在今天早上,温哥华城市发展研究所主办论坛讨论处理本地房地产市场的海外买家问题。
与会者提及对海外买家逃避本地税务的关注。
他们举例说,北京一名私募基金经理购买了一间230万元的房屋,不过他在离婚时向加拿大税务局说他的年收入19000元。
同一时间他向居住在上述房屋的妻子和子女汇上近200万元。

另外,海外买家有一个明显的做法就是他们在本地置业时多数会用妻子或子女的名义登记。
在涉及海外买家的250宗物业交易中,有三分之一用家人或公司名义登记。

他们这样做因为妻子和子女基本上没有收入,故无需缴付加拿大入息税和资本增值税。
税务律师说,这些富裕海外买家技术上没有违犯法例,他们只是利用体制上的漏洞。
总理哈珀再开支票:盯紧房市海外买家
若自己再度当选,将开始全面收集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中海外买家的购房数据,甚至在必要时刻将会出台限制海外卖家的相关购房政策。
加拿大总理Stephen Harper在北温进行辅选行程时,承诺若保守党能赢得本次联邦大选且继续执政,他将会收集本国房市内海外买家之相关资料,同时还会将RRSP买房计划(Home Buyers' Plan)之可动用上限,自现行的2万5000元上调至3万5000元。

哈珀指出,温哥华目前至少有15%的公寓大楼被闲置,这些空屋都是由海外买家持有,若这类海外买家确实影响房市,使得房价超过民众的预算,政府就必须采取行动来检视与解决有关问题。
若他能继续当政,政府将会收集进入加国房市的海外买家资讯,同时会与各省合作确保本国房市具有可负担性。
在统计海外买家资讯方面,加拿大地产协会总裁说,过去加国一直以来都没有这类资料,未来若政府决定采取相关行动,他们乐观其成,同时也会全力配合。
温哥华市长誓打房价:游说省府增设豪宅税
今年7月温哥华市长罗品信就曾强烈建议温哥华市府设法说服省府考虑制订房地产投机税、豪宅税等抑制楼价上涨的工具,否则温市政府能做的非常有限。
他表示,加拿大主要城市市长将要求各联邦政党党领辩论时,将住房政策列为优先辩论题目,又要求联邦政府对楼价太高提出对策。
罗品信说,温哥华和香港、新加坡、伦敦、巴黎及悉尼等大城市一样,面临楼价太高,年轻人及首次置业人士已无法负担买房的问题,而这些城市,都有各自抑制楼价飙升的办法,温哥华自然也需要一套。
罗品信提到,温市目前正草拟一份增加市民置业机会的报告,可望于年底前出炉。
==== ==== ==== ====网友吐槽分割线=== ==== ==== ==== ====
网友:最好在向华人征收人头税,华人买房要交额外土地转让税,这样房价就不会有泡沫了。
网友:穷人永远是想不劳而获的,均土地均贫富。这个自由党和NDP最支持,我相信这次仅仅只是保守党为了选票的行为
网友:方法很简单:狂跌,让海外买家割肉离场或被深套
网友:其实说白了就是没钱的想买大屋,独立的,好location的,任凭其他的再便宜也不买。天下哪有什么都便宜你的事情。一天到晚喊房价高的人就是贪得无厌的人。这不正好让政府转移视线,让你们自己人打自己人。
网友:加拿大人自己放进来的,投资移民,以为能占到便宜,结果发现吃大亏。华人的经济头脑和储蓄能力秒杀用钱就花今日不顾明日的白人。
网友:1、华人投资移民来了,既不工作更不纳税,还领低保,然后天天炒房,导致年轻一代都买不起房子。2、本地人的收入都是纳税的。例如你赚了200万加币,那么至少也曾经交了大约150万加币的税。而中国的移民不是贪官就是灰色收入,他用200加币现金买房,他绝对没有在中国交过150万加币的税。
网友:我觉得应该讨论的是,移民的增加给当地带来了什么?如果推动社会的发展,让加拿大更加文明,就应该鼓励。反之就该检讨是否应该限制移民。美国也一样,会被移民给毁了。
网友:其实根本和房价无关,是本地收入跟不上。为什么10年前,20年前不讲华人炒房?国内收入10年涨3倍,本地涨0.3倍。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网友:我们华人就应当聪明一点,旗帜艳明地支持限制外资买房!让其他族裔也知道,我们大部分华人也是高房价的受害者,要求政府限制外资买房!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14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加西网报道)2015年
但是被人贴上了抢房、抢地的标签真的好吗?政府总是各种质疑地道吗?
其实,不富裕的华人也是这一波房价上涨的受害者。

华人频频中枪 本地论坛讨论海外买家问题
就在今天早上,温哥华城市发展研究所主办论坛讨论处理本地房地产市场的海外买家问题。
与会者提及对海外买家逃避本地税务的关注。
他们举例说,北京一名私募基金经理购买了一间230万元的房屋,不过他在离婚时向加拿大税务局说他的年收入19000元。
同一时间他向居住在上述房屋的妻子和子女汇上近200万元。

另外,海外买家有一个明显的做法就是他们在本地置业时多数会用妻子或子女的名义登记。
在涉及海外买家的250宗物业交易中,有三分之一用家人或公司名义登记。

他们这样做因为妻子和子女基本上没有收入,故无需缴付加拿大入息税和资本增值税。
税务律师说,这些富裕海外买家技术上没有违犯法例,他们只是利用体制上的漏洞。
总理哈珀再开支票:盯紧房市海外买家
若自己再度当选,将开始全面收集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中海外买家的购房数据,甚至在必要时刻将会出台限制海外卖家的相关购房政策。
加拿大总理Stephen Harper在北温进行辅选行程时,承诺若保守党能赢得本次联邦大选且继续执政,他将会收集本国房市内海外买家之相关资料,同时还会将RRSP买房计划(Home Buyers' Plan)之可动用上限,自现行的2万5000元上调至3万5000元。

哈珀指出,温哥华目前至少有15%的公寓大楼被闲置,这些空屋都是由海外买家持有,若这类海外买家确实影响房市,使得房价超过民众的预算,政府就必须采取行动来检视与解决有关问题。
若他能继续当政,政府将会收集进入加国房市的海外买家资讯,同时会与各省合作确保本国房市具有可负担性。
在统计海外买家资讯方面,加拿大地产协会总裁说,过去加国一直以来都没有这类资料,未来若政府决定采取相关行动,他们乐观其成,同时也会全力配合。
温哥华市长誓打房价:游说省府增设豪宅税
今年7月温哥华市长罗品信就曾强烈建议温哥华市府设法说服省府考虑制订房地产投机税、豪宅税等抑制楼价上涨的工具,否则温市政府能做的非常有限。
他表示,加拿大主要城市市长将要求各联邦政党党领辩论时,将住房政策列为优先辩论题目,又要求联邦政府对楼价太高提出对策。
罗品信说,温哥华和香港、新加坡、伦敦、巴黎及悉尼等大城市一样,面临楼价太高,年轻人及首次置业人士已无法负担买房的问题,而这些城市,都有各自抑制楼价飙升的办法,温哥华自然也需要一套。
罗品信提到,温市目前正草拟一份增加市民置业机会的报告,可望于年底前出炉。
==== ==== ==== ====网友吐槽分割线=== ==== ==== ==== ====
网友:最好在向华人征收人头税,华人买房要交额外土地转让税,这样房价就不会有泡沫了。
网友:穷人永远是想不劳而获的,均土地均贫富。这个自由党和NDP最支持,我相信这次仅仅只是保守党为了选票的行为
网友:方法很简单:狂跌,让海外买家割肉离场或被深套
网友:其实说白了就是没钱的想买大屋,独立的,好location的,任凭其他的再便宜也不买。天下哪有什么都便宜你的事情。一天到晚喊房价高的人就是贪得无厌的人。这不正好让政府转移视线,让你们自己人打自己人。
网友:加拿大人自己放进来的,投资移民,以为能占到便宜,结果发现吃大亏。华人的经济头脑和储蓄能力秒杀用钱就花今日不顾明日的白人。
网友:1、华人投资移民来了,既不工作更不纳税,还领低保,然后天天炒房,导致年轻一代都买不起房子。2、本地人的收入都是纳税的。例如你赚了200万加币,那么至少也曾经交了大约150万加币的税。而中国的移民不是贪官就是灰色收入,他用200加币现金买房,他绝对没有在中国交过150万加币的税。
网友:我觉得应该讨论的是,移民的增加给当地带来了什么?如果推动社会的发展,让加拿大更加文明,就应该鼓励。反之就该检讨是否应该限制移民。美国也一样,会被移民给毁了。
网友:其实根本和房价无关,是本地收入跟不上。为什么10年前,20年前不讲华人炒房?国内收入10年涨3倍,本地涨0.3倍。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网友:我们华人就应当聪明一点,旗帜艳明地支持限制外资买房!让其他族裔也知道,我们大部分华人也是高房价的受害者,要求政府限制外资买房!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