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依然是老登的,但也可以不是老登的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从这些标准就可以看出,“老登思维”是一套形成于资源相对匮乏、发展机会有限、社会结构僵化时期下的生存哲学和成功学。它的核心是“存量争夺”而非“增量创造”。

在物质匮乏、社会流动性差的年代,个人成功高度依赖于在有限的资源和人脉网络中“分一杯羹”。“精明、会来事儿、混得开”是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的核心技能。它强调的是对现有规则的利用和人际网络的经营,而不是通过创新和创造价值来获取成功。这套思维模式被那一代人验证为“有效”,故而成为他们评价体系的标准。

“老登思维”默认世界是一个“零和游戏”:你多得一点,我就少得一点。因此,“精明”意味着能从别人那里争取到更多利益;“会来事儿”意味着能讨好权力持有者,从而进入分蛋糕的圈子;“混得开”意味着拥有更大的关系网,在争夺中占据优势。这一切的背后,是深刻的权力崇拜,认为社会的运转核心是权力和人情,而非规则和能力。


与此相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比如真诚、创造力、理想主义、协作精神和专业素养,就往往被忽视,因为这些品质在“存量争夺”中显得“不实用”甚至“迂腐”。它的评价标准是高度外在化和物化的:看的是你拥有什么(地位、财富、关系),而不是你是什么样的人。

这个世界当然是老登的,因为“老登思维”仍然占主角。未来也仍然是老登的,因为他们并不缺乏继承者。老登喜欢那种与自己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相似的“小老登”,“小老登”继续掌握合乎话语权。至于社会规则的灰色,对关系主义和投机主义的坚持,在这片土地上都不可能真正改变。


但为什么我要在标题里说世界“也可以不是老登的”呢?因为世界自有规律,违反规律的事情不会长久,违反规律的人也最终会遭遇惩罚。


“老登商业模式”就是如此,它的内在逻辑、它对政商关系的理解,它的路径依赖,都注定会让老登面对艰难。当年的初代企业罕有“善终”,有人归结为原罪,但原罪本身就是老登思维的结果。后来的企业家们也一样,他们能够从老登思维里得到多少,也就能失去多少。

对于个体来说,远离老登式说教,让自己年轻一点,也未必是坏事。人生那么长,早早变成老登,也很有可能面对老登的困局。一个人在二十岁时就知道鱼头朝哪里摆,有着八面玲珑的精明,并不意味着他能在三十五岁时依然有一份工作。

即使找老板,也应该找不那么老登的。前几天看到朋友说,如果你的老板平时用苹果手机、开特斯拉、去山姆超市,那他起码不会是个太喜欢说教的人。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