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無緣電視台重播?背後的原因沒那麼簡單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諜戰劇《風箏》是一部別有韻味的電視劇,其內容跌宕起伏頗有看點,其思想灼灼其華頗有深度,其主題深邃悠遠值得咀嚼品味再三。

就是這樣一部與眾不同又頗有看點的諜戰劇,按一般道理來說,應該成為各大衛視珍視的香餑餑,成為各大衛視播出一輪又一輪的鎮台電視劇,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收視狂潮。

可是,電視劇《風箏》只在東方衛視與北京衛視雙台同步播出一輪之後,就再也無緣在電視台重播了。


電視劇《風箏》為什麼無緣在電視台重播呢?三大原因息息相關。

1、對敵人信仰的詮釋太過打動人心

一般諜戰劇,在處理到敵人時,通常都是刻畫其凶殘狡猾丑陋毫無人性的一面。

而在《風箏》之中,敵人對信仰的堅持,卻不亞於我方對信仰堅如磐石般的堅定不移。

韓冰、宮庶、趙簡之、田湖、延娥、宋孝安等敵人,為了自己的信仰,與我方負隅頑抗到生命最後一息。

看看宋孝安為了他的六哥寧死不屈的場面;看看送審版中延娥以飛蛾撲火的姿態劫法場救宮庶的場面……

這些場面往往令鐵石心腸的人都看得潸然淚下,我見猶憐。

敵方也有他們堅如磐石的信仰,也有他們的忠孝節義、情比金堅的執著與付出。

《風箏》對敵方義薄雲天的情義詮釋,為愛明知不可為卻舍身付出的大無畏行為,無不打動人心。

而像《風箏》這樣不丑化敵人,卻把敵人詮釋的如此打動人心的劇情是萬萬不可行的。

說好的文學藝術作品要為我方服務的宗旨精神呢?

2、十年特殊時期詮釋的尺度過大

十年特殊時期是影視創作領域一個十分敏感的時間段。

大多數影視在涉及到十年特殊時期時候大多一筆帶過,然而《風箏》卻用濃墨重彩的後半段篇幅來詮釋。

而且對我方有突出貢獻的六哥,卻在十年特殊時期差一點被革命小將給整死。

另外,最應該被整死的韓冰,卻被我方的領導給保護下來,免遭一死。


十年特殊時期,硬是把我方的六哥風箏與敵方的影子韓冰給撮合在一起,成為深愛彼此的戀人。

荒唐,十分荒唐的十年特殊時期。

《風箏》最精彩的部分是新中國建國後的後半部分,但也讓這部電視劇在過多詮釋十年特殊時期的劇情成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雙刃劍。

3、秋荷這位失足婦女的命運太過淒慘

《風箏》之中有位無黨無派的角色,她就是失足婦女秋荷。

秋荷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成為了自由的新中國公民。


秋荷的命運應該像《白毛女》文藝作品詮釋的那樣: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

然而《風箏》之中的秋荷沒有白毛女那樣的幸運。

生活在新社會之中的秋荷,過得卻不如舊社會富足滋潤。

秋荷偏心養大的我方的周喬卻是一位指望不上的白眼狼;秋荷不看好的敵方的高君寶,卻成為給她養老送終的孝子。

這樣諷刺的劇情對比,不能不引起觀眾深深的思考。

秋荷自由了人身解放了,但是秋荷卻不得不靠她在舊社會當“花魁”時攢下的金銀首飾典當出去,從而能在新社會捉襟見肘地生活下去。

淒風苦雨之中,有病無錢醫治的秋荷去世了,完成了她潦草悲戚的一生。

秋荷這樣的失足婦女,體現新社會優越性的劇情在哪兒呢?

魚樂泉再給大家總結一下電視劇《風箏》不再被電視台重播的三大原因:對敵方信仰的詮釋太過打動人心,不適合我方文藝作品為我方服務的文藝精神。

對十年特殊時期的劇情詮釋尺度過大了。

對某些小人物的命運詮釋上沒有體現出新社會的優越性,容易讓某些觀眾的觀念向偏頗處想象。

電視劇《風箏》不再在電視台重播,就是它的某些劇情、某些思想不太中規中矩,容易令某些觀眾產生不佳的想法。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