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国家重提过紧日子,发生了什么事?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转自墙内自媒体“中产先生”,原文:

几个意思。

昨天,两办印发《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今天人民日报在头版表示要带头过紧日子,这个规格相当高了: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政策:

1、厉行节约,最早出现在2013年,是为了落实《八项规定》而出台的政策,属于常抓不懈得作风建设。

2、过紧日子,最早出现在2019年,背景是财税改革和房地产去金融化,隐性债务太大,地方需要化债。

不过,从去年9月底加开的重磅会议,大家一度认为不过紧日子了。

去年9月政策转向,其中一揽子增量政策中,最重要的也最受瞩目的就是:

地方化债。

地方是经济的火车头,是各类经济活动的深度参与者,地方因为化债,火车头减速,整个经济也会受影响。

所以,去年国家制定了14万亿的五年化债计划,相当于给地方松了手脚,而且对地方专项债提额扩围,相当于给了充足的子弹:

今年各地重大项目纷纷上马,拉动经济开门红。

看最新的经济数据:


4月社融中,政府债券是绝对的大头,这就说明地方在经济拉动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地方有钱了,才能给上下游企业清偿账款。

而且,年初第一会重庆某区还号召:

干部带头下馆子、买衣服。

也让人进一步认为过紧日子的时代过去了,刺激内需的时代来临了。


不过,风向很快变了。

3月份的时候,又是人民日报重提八项规定;



我们当时就注意到风向的变化,两个月之后,过紧日子重新提上日程。

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首先,从作风建设上来说:

常抓不懈是必须的,这块不展开。

其次,从国内经济来看:

地方化债了,不但化债松了手脚,而且通过专项债给了地方充足的子弹上项目拉经济。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