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砸出的網紅景區卻涼涼,五一將至你也中招了?

“五一”小長假將至,朋友圈即將迎來新一輪旅游攝影大賽。
對於景區而言,幾家歡喜幾家愁。大部分景區已經摩拳擦掌,准備好迎接一大波人流量。但也有一些景區沒能等來人流,在斷臂求生。今年 2月,南京冶山國家礦山公園宣告暫時關閉,其運營主體已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2024年底,張家界景區“大庸古城”的管理公司進入重整程序。
比景區倒閉更扎心的是,你可能還一直把它們當作“網紅打卡地”默默放在收藏夾裡。
是游客不愛去景區了?還是一些景區“不行”了?
01
“知名景區”也在通貨膨脹
事實上,中國景區競爭已是一片紅海。
以5A級景區為例。
5A,是國內旅游景區評級的最高標准。曾幾何時,一個5A級景區還是稀缺資源,游客向往、地方政府關切——能申請上一個,就能倚重文旅收入多年。
但景區建設總會推陳出新,這塊金字招牌也隨著新的評定,分發得越來越多。根據文旅部數據,中國5A景區數量從2007年的66家,累計至2024年的358家。其中,光是2024年一年,就新增了40家5A景區。

顯然,將最新一批5A景區與首批5A景區對比,雖然前者也有自己的特色,但其影響力還是差距明顯。
例如,首批5A景區中的故宮、長城、頤和園、九寨溝、西湖、黃山,都算是響當當的“中華名片”與“人生必游”。但雲和梯田、白帝城瞿塘峽......應該也很美,但說實話,你都不一定知道它們在哪。
因此,景區評級仿佛也遭遇了“學歷通脹”——過去擁有一個學士學位可能就夠了,如今博士遍地走,碩士不足道。
未評級或等級更低的景區,在競爭中更加沒有優勢。最典型的案例是湖南張家界的大庸古城。這套仿古建築群,投資高達25億元,是張家界單體投資最大的城市旅游文化項目。其最初的願景是,能夠將大庸古城與張家界的核心景區打通,成為一個系列行程,讓游客玩完張家界,也能到古城逛逛。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