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歸質疑,但巴納德學院真不是野雞大學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某醫院醫生同時出軌多名同事,被醫院解聘後表示自己私德有虧,醫德無愧,處罰不公,不服。本來這五一長假都吃不完的瓜應該是這家醫院承擔了。但沒想到出軌對象之一,規培生D醫生的學歷背景成了更大的瓜。

經濟學本科,通過協和的4+4拿到醫學博士學位,這種“養成方式”和國內絕大部分人印象裡的醫生培養模式不同。加之曝光出來的D醫生拒絕去其它科室輪轉,和出軌男主在手術室真人出演沖冠一怒為紅顏,更是令人側目。

可質疑也需建立在事實之上,關於D醫生的熱議裡有些明顯不實或有誤導性。


首先就是D醫生的本科院校。很多人說她畢業的學校巴納德學院是野雞大學,或是打著哥倫比亞大學名校招牌的野雞大學。

這並不符實。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是美國紐約(专题)的一所私立文理學院,只收女生。文理學院是美國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專注於本科教育課程上強調通識,體量上走小而美路線。也是因為文理學院的上述特征,很多學校的名字在中國可能不那麼響亮,但它們絕不野雞,甚至非常精英。

像巴納德學院建於1889年,和名校哥倫比亞大學還頗有淵源——當時哥倫比亞大學只收男生,一些女性游說哥大校董會,以哥大第十任校長巴納德的名字命名,在哥大邊上建了這所女子學校。在美國東北部有7所歷史悠久的著名女子文理學校,被認為是女性高等教育的常春藤,合稱七姐妹,巴納德學院就是七姐妹之一。

即使到現在,巴納德學院無論是在美國的文理學院還是所有本科教育,排名都很靠前。它也確實隸屬於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拿的文憑就是哥大的,但有獨立的招生、課程設置。

因此,說D醫生讀的美國野雞大學,或者附屬哥大的野雞大學,都不符合事實。

還有人說巴納德學院沒有D醫生這號人,或是其它社區大學混混轉學過去的。


是否是社區大學轉學我沒法考證,但D醫生曾經就讀巴納德學院應該沒錯,搜名字能找到2018年時D醫生拿過學校裡的獎項:



這個Katherine E. Provost Memorial Prize是巴納德學院獎給學習出色的經濟專業學生。這些應該足夠證明D醫生本科在巴納德學院讀了經濟學。


網上還有D醫生博士論文只有30頁的說法。我只看到了目錄,應是前半部分正文30頁,整個論文包括文獻有60多頁。而且,論文質量並非以頁數為標准。無論D醫生的博士論文水平如何,這都是她的導師、學術指導委員會簽字審核通過的。沒過審的博士論文質量不好學生要負責,過了審的論文質量不好,責任就不只是學生,甚至大部分責任已經不在學生身上了。

一切質疑都應基於事實。也是基於該原則,D醫生的4+4大瓜裡,個人認為最需要質疑的不是D醫生的經濟學本科學位,而是以下兩點:宏觀的教育層面,完全脫離中國醫學教育培養系統的4+4是否公平合理;微觀的實踐層面,D醫生以及和她有不當關系的X醫生,是否違背職業操守。

4+4的公平性與合理性,之前寫過一點(本科經濟學是4+4大瓜裡最不重要的一點)。這裡還是強調,模仿美國醫學院培養路線的初衷未必有錯,但不能忽視沒有醫學本科只有醫學博士教育的4+4,只是美國醫學院培養的一部分。

美國醫學院的4+4能成功,離不開4+4之外,整個教育體系的支持。比如在美國讀醫學院都是這條路,想做醫生的美國孩子無論什麼專業都會按這條路去准備pre-med課程(醫學預科),准備MCAT考試(醫學院入學考試)。而美國的住院醫等醫學院畢業後的訓練,也完全對接4+4的畢業生。

中國既沒有讀pre-med的傳統,也沒有統一的MCAT為4+4把關,能選出期望中的復合型精英嗎?中國醫科畢業後的培訓路線也不是針對4+4設立,是為那些占了絕大多數的非4+4學生准備。這對那些進入4+4的學生,是否也是一種不公?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