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是個"笑話" 中國籍俄志願兵再曝猛料
中國男子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他曾投身俄羅斯軍隊1年,期間被囚禁在狹小的鐵籠中長達21天,原因是與上級爭執防護裝備。他指稱,這段經歷摧毀他為俄國作戰的意志,並警告其他中國人不要參戰。他還批評俄軍裝備落後、後勤混亂、貪腐嚴重,直言俄國號稱全球第二強大的軍力,根本是個“笑話”。
據報道,麥可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2018年退伍,2023年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俄軍宣傳影片後,決定赴俄國。他持旅游簽證抵達莫斯科,起初因語言問題被俄軍拒絕,轉而加入瓦格納傭兵集團(Wagner),半年後簽約成為俄國正規軍士兵,月薪約24萬盧布,另有攻占烏克蘭領土的獎金,每1公裡5萬盧布。他說,多數中國傭兵為了賺錢而來,許多人在中國都是處於社會底層。
烏克蘭軍隊本月俘虜2名為俄國作戰的中國人,他們指出,至少155名中國人加入俄軍作戰,實際人數還可能更多。CNN也追蹤到多個中國傭兵在俄占區頗為活躍,經常在“抖音”等中國社交媒體發布戰地影片,甚至直播互動。不過,在烏方公開俘虜中國傭兵後,這些帳號多數遭到封鎖。
中國外交部則否認與此有關,並重申中國公民不應參與任何一方戰事。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中國男子也曾加入俄軍,服役1年後返國。他說,服役動機不是為了錢,而是基於“尋找人生方向”及“英雄情結”。
也有少數中國人選擇為烏克蘭作戰
據報道,也有少數中國人選擇為烏克蘭作戰。27歲的“傑森”(Jason)在美國長大,2023年放棄碩士學位前往烏克蘭,自願加入國際軍團,甚至申請加入突擊隊。他說,選擇支持烏克蘭部分源於中國可能對台灣動武的威脅。他的高祖父曾是國民黨士兵,死於國共內戰。他希望自己參戰的行為能給台灣民眾“帶來希望”。
中國頂尖大學的博士生“蘇菲”(Sophie)也向烏克蘭國際軍團提交申請,正等待審核。她曾對政治冷感,但在歐洲交換期間接觸到未經審查的資訊後,觀念開始轉變。她說,曾被中國網絡上一面倒的親俄信息誤導,如今希望為烏克蘭效力。
盡管麥可和傑森分屬交戰兩方,但兩人都坦言戰場的殘酷遠超預期。麥可說:“這場戰爭的殘酷程度,是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

被烏克蘭軍隊俘虜2名為俄羅斯作戰的中國人指稱,至少155名中國人加入俄軍作戰,實際人數還可能更多。(歐新社檔案照)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化名“麥可”(Michael)的29歲據報道,麥可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服役,2018年退伍,2023年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俄軍宣傳影片後,決定赴俄國。他持旅游簽證抵達莫斯科,起初因語言問題被俄軍拒絕,轉而加入瓦格納傭兵集團(Wagner),半年後簽約成為俄國正規軍士兵,月薪約24萬盧布,另有攻占烏克蘭領土的獎金,每1公裡5萬盧布。他說,多數中國傭兵為了賺錢而來,許多人在中國都是處於社會底層。
烏克蘭軍隊本月俘虜2名為俄國作戰的中國人,他們指出,至少155名中國人加入俄軍作戰,實際人數還可能更多。CNN也追蹤到多個中國傭兵在俄占區頗為活躍,經常在“抖音”等中國社交媒體發布戰地影片,甚至直播互動。不過,在烏方公開俘虜中國傭兵後,這些帳號多數遭到封鎖。
中國外交部則否認與此有關,並重申中國公民不應參與任何一方戰事。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中國男子也曾加入俄軍,服役1年後返國。他說,服役動機不是為了錢,而是基於“尋找人生方向”及“英雄情結”。
也有少數中國人選擇為烏克蘭作戰
據報道,也有少數中國人選擇為烏克蘭作戰。27歲的“傑森”(Jason)在美國長大,2023年放棄碩士學位前往烏克蘭,自願加入國際軍團,甚至申請加入突擊隊。他說,選擇支持烏克蘭部分源於中國可能對台灣動武的威脅。他的高祖父曾是國民黨士兵,死於國共內戰。他希望自己參戰的行為能給台灣民眾“帶來希望”。
中國頂尖大學的博士生“蘇菲”(Sophie)也向烏克蘭國際軍團提交申請,正等待審核。她曾對政治冷感,但在歐洲交換期間接觸到未經審查的資訊後,觀念開始轉變。她說,曾被中國網絡上一面倒的親俄信息誤導,如今希望為烏克蘭效力。
盡管麥可和傑森分屬交戰兩方,但兩人都坦言戰場的殘酷遠超預期。麥可說:“這場戰爭的殘酷程度,是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

被烏克蘭軍隊俘虜2名為俄羅斯作戰的中國人指稱,至少155名中國人加入俄軍作戰,實際人數還可能更多。(歐新社檔案照)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