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年輕人開始用ChatGPT炒股了
投資組合,甚至賺到了相當可觀的收益。
這股年輕投資者的浪潮是如何興起的呢?人工智能工具的普及、課後兼職帶來的收入,再加上那些深諳理財之道的父母的引導,共同將 Z 世代推向了投資的前沿,讓他們比歷史上任何一代人都更早地踏入股市。嘉信理財發布的《2024 年現代財富調查》就印證了這一點:Z 世代投資者開始購買股票的平均年齡僅為 19 歲,遠早於千禧一代的 25 歲和 X 世代的 32 歲。
以 Ryan Sorrell 為例,他早在 8 歲時就大膽嘗試了人生第一筆比特幣投資。如今 15 歲的他,一邊在養老院兼職做服務生,一邊毫不猶豫地將每月 800 美元的收入悉數投入到比特幣和 MicroStrategy 公司的股票中。令人驚訝的是,迄今為止,他已經成功將投入的資金轉化為了 6000 美元的利潤,而這背後,少不了像 ChatGPT 這樣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助力。
Sorrell 在接受《紐約郵報》采訪時分享道:“ChatGPT 這類工具對我幫助很大,我可以用它來推演各種投資情景,預測一下如果現在這樣操作,十年後大概會是什麼樣子。” 他坦言,盡早開始投資徹底改變了他的金錢觀:“我現在想的是如何把錢投入市場並獲得回報,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可能隨隨便便就花掉,比如買雙新鞋什麼的。”
另一位年輕投資者 Sophia Castiblanco 的故事同樣引人注目。這位如今 18 歲的大學新生,早在 14 歲時就開始涉足投資領域,啟動資金來源於她運營的一個玩具評測 YouTube 頻道。起初,她每月投入 300 美元,而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每月 3000 美元,主要投向了像特斯拉、亞馬遜和英偉達這樣的知名科技公司。即使面對近期的市場波動,Castiblanco 不僅沒有退縮,反而選擇了加碼投資。
“我覺得現在正是向市場投入資金的好時機,” Sophia Castiblanco 說道。她對未來充滿期待,希望通過投資獲得的利潤,最終能為她購置一處投資性房產,帶來穩定的被動收入。同時,她也熱切地期望能有更多年輕女性勇敢地盡早踏入金融世界。“如果學校能在孩子們年紀還小的時候就開設金融課程,幫助他們從小培養基礎的金融知識和理財能力,那將是多麼有益的事情啊!”
無獨有偶,Perrin Myerson 也是在 14 歲那年,偶然發現了 Reddit 上的 WallStreetBets 論壇後,便一頭扎進了股票的世界。在父親的幫助下,他開設了第一個模擬交易賬戶進行練習,隨後便開始將自己在塔可鍾(Taco Bell)打工賺來的薪水,持續投入到亞馬遜和 Palantir 這類公司的股票中。時光飛逝,如今 22 歲的 Perrin Myerson 不僅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更自豪地宣布其投資組合實現了高達 51% 的回報率。
不過,Myerson 也發出了提醒:“我身邊有太多的同齡人總想著尋找一夜暴富的捷徑。”
就連還在讀高中的 Isaiah Jones 也不例外。這位 16 歲的少年,利用幫人修剪草坪賺來的零花錢,一點點建立起了自己的加密貨幣投資組合。據他說,在他就讀的位於弗吉尼亞州裡士滿的學校裡,討論和進行交易已經變得相當“普遍”和“主流”了。
然而,面對這股青少年投資熱潮,金融專家們也提出了審慎的建議。他們提醒年輕人要警惕那些基於網絡熱梗爆炒的“模因股票”或是聽起來不太靠譜的加密貨幣項目,避免盲目跟風。BMO 資本市場的首席投資策略師 Brian Belski 就給出了一個實用的建議:“最好是投資那些你自己熟悉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東西。”
這確實是金玉良言,尤其是在如今這樣一個場景下:放眼望去,校園裡或許有一半的同學,都會在課間休息時,忙著查看自己的加密貨幣錢包。

(示意圖)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當同齡人還在為考駕照、練習側方位停車而煩惱時,一些青少年早已將目光投向了變幻莫測的股票市場,並且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這股年輕投資者的浪潮是如何興起的呢?人工智能工具的普及、課後兼職帶來的收入,再加上那些深諳理財之道的父母的引導,共同將 Z 世代推向了投資的前沿,讓他們比歷史上任何一代人都更早地踏入股市。嘉信理財發布的《2024 年現代財富調查》就印證了這一點:Z 世代投資者開始購買股票的平均年齡僅為 19 歲,遠早於千禧一代的 25 歲和 X 世代的 32 歲。
以 Ryan Sorrell 為例,他早在 8 歲時就大膽嘗試了人生第一筆比特幣投資。如今 15 歲的他,一邊在養老院兼職做服務生,一邊毫不猶豫地將每月 800 美元的收入悉數投入到比特幣和 MicroStrategy 公司的股票中。令人驚訝的是,迄今為止,他已經成功將投入的資金轉化為了 6000 美元的利潤,而這背後,少不了像 ChatGPT 這樣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助力。
Sorrell 在接受《紐約郵報》采訪時分享道:“ChatGPT 這類工具對我幫助很大,我可以用它來推演各種投資情景,預測一下如果現在這樣操作,十年後大概會是什麼樣子。” 他坦言,盡早開始投資徹底改變了他的金錢觀:“我現在想的是如何把錢投入市場並獲得回報,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可能隨隨便便就花掉,比如買雙新鞋什麼的。”
另一位年輕投資者 Sophia Castiblanco 的故事同樣引人注目。這位如今 18 歲的大學新生,早在 14 歲時就開始涉足投資領域,啟動資金來源於她運營的一個玩具評測 YouTube 頻道。起初,她每月投入 300 美元,而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每月 3000 美元,主要投向了像特斯拉、亞馬遜和英偉達這樣的知名科技公司。即使面對近期的市場波動,Castiblanco 不僅沒有退縮,反而選擇了加碼投資。
“我覺得現在正是向市場投入資金的好時機,” Sophia Castiblanco 說道。她對未來充滿期待,希望通過投資獲得的利潤,最終能為她購置一處投資性房產,帶來穩定的被動收入。同時,她也熱切地期望能有更多年輕女性勇敢地盡早踏入金融世界。“如果學校能在孩子們年紀還小的時候就開設金融課程,幫助他們從小培養基礎的金融知識和理財能力,那將是多麼有益的事情啊!”
無獨有偶,Perrin Myerson 也是在 14 歲那年,偶然發現了 Reddit 上的 WallStreetBets 論壇後,便一頭扎進了股票的世界。在父親的幫助下,他開設了第一個模擬交易賬戶進行練習,隨後便開始將自己在塔可鍾(Taco Bell)打工賺來的薪水,持續投入到亞馬遜和 Palantir 這類公司的股票中。時光飛逝,如今 22 歲的 Perrin Myerson 不僅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更自豪地宣布其投資組合實現了高達 51% 的回報率。
不過,Myerson 也發出了提醒:“我身邊有太多的同齡人總想著尋找一夜暴富的捷徑。”
就連還在讀高中的 Isaiah Jones 也不例外。這位 16 歲的少年,利用幫人修剪草坪賺來的零花錢,一點點建立起了自己的加密貨幣投資組合。據他說,在他就讀的位於弗吉尼亞州裡士滿的學校裡,討論和進行交易已經變得相當“普遍”和“主流”了。
然而,面對這股青少年投資熱潮,金融專家們也提出了審慎的建議。他們提醒年輕人要警惕那些基於網絡熱梗爆炒的“模因股票”或是聽起來不太靠譜的加密貨幣項目,避免盲目跟風。BMO 資本市場的首席投資策略師 Brian Belski 就給出了一個實用的建議:“最好是投資那些你自己熟悉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東西。”
這確實是金玉良言,尤其是在如今這樣一個場景下:放眼望去,校園裡或許有一半的同學,都會在課間休息時,忙著查看自己的加密貨幣錢包。

(示意圖)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