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小學英語教材 吹起了中國風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英語教材越來越注重中國文化了!”

近日,有多位網友曬出新版中小學英語教材課文,展示其中新增的北京四合院、風箏、端午節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並感歎“給孩子們從小培養文化自信!”




社交媒體截圖

網友曬出的篇目並非個例。在新版英語教材中,處處可見“中國風”:單元開篇頁以喜氣洋洋貼春聯、掛燈籠的插畫來解釋“family”(家庭)概念;教家庭成員單詞的小板塊,爺爺奶奶穿著唐裝,給一歲的小妹妹舉行抓周儀式;閱讀語篇中,用兒童化語言去介紹古蜀文明的青銅立人像、神樹等考古發現……

精心設計的文化元素,在全國中小學生的英語課本裡悄然生長。近年來,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國風”與英語教學的融合已成為我國英語教育領域的新趨勢。而新版英語教材刮起“中國風”的背後,有著清晰的政策脈絡與育人導向。

中小學英語教材,需要刮起“中國風”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外語教材,包括英語教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容嚴重缺失。”


教育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教科院副院長董洪丹直言,針對該問題,四川省教科院聚焦政治性、學術性,有意識地增加中華文化的內容和具有中國傳統畫風的插圖繪本,如剪紙、水墨畫等。以2018年四川省教科院編寫、外研社出版的一套中小學生英語讀本來看,小、初、高三個階段中華文化占比分別達到了45%、30%、31%。




《中小學生英語分級群文閱讀》插畫之《田忌賽馬》。受訪者董洪丹供圖

“現在,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的高中教材和義教教材也大量增加了中華文化的內容。此外,四川省教科院還參與了兩套國家教材、兩套省廳教材和兩套讀本的編寫工作。”

“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四川走在前列。四川省是國內率先在全省域中小學生中開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省份,後又將其擴展為“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取得矚目成果,被教育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指導專委會評為“優秀典型案例”。

董洪丹透露,過去幾年時間裡,四川率先發布省級文件《在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指導意見》,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研發《外語教學“中華文化素養”學生監測量表》,監測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度、認同感和用外語推介的水平,通過這個監測量表去監測了解哪些學生、哪些地區存在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

“黨和國家要求各學科所有的老師都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都要重點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育,那麼英語這一科,我認為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的。要讓中華文化走出去,我們首先得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和話語體系來跟他們講好中國故事。”
1     已經有 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1 游客 [辛.香.氏.說] 2025-04-26 15:28
    That is great! That will make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feel easy to explain the Chinese cultur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are interested in knowing us. However, we all feel difficult to tell our stories about our culture, history, foods and traditions. That will be a great change which will help us to be ready to tell stories in all social gatherings.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