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地產點評] 一周地產點評:住房通脹影響CPI
兩項核心通脹指標——所謂的“中等”和“中值”——在 1 月份均躍升至 2.7%。幾個月來,這些指標一直徘徊在接近這一水平,央行行長麥克勒姆周五告訴記者,央行“顯然在密切關注這一情況”。

資料來源:彭博社
“住房成本持續承壓,這對我們的核心指標產生了一定影響,”麥克勒姆說。“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這些指標,但優先指標的一些技術特征表明,這可能有點言過其實。”
這是迄今為止最強烈的信號,表明央行可能開始不再將這兩項指標作為制定利率的主要指導方針。
換句話說,麥克勒姆知道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比加拿大統計局公布的要糟糕得多。官方數據顯示,住房通脹率仍高達 4.5%,租金同比上漲 6%。

來源:IceCap Asset Management
然而,地產界朋友們都知道我們一直在實時跟蹤房地產市場。房價仍然承壓,租金大幅下跌,許多大都市的租金下跌幅度高達 10%,而且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種下行壓力會在短期內緩解。
以下是加拿大房地產協會 (CREA) 關於全國住房趨勢的最新報道,
“今年年初的突出趨勢是新供應量在一個不尋常的時期大幅增加,以及銷售疲軟,而這種疲軟只在 1 月的最後一周出現,”CREA 高級經濟學家 Shaun Cathcart 表示。“需求變化的時間毫無疑問是主因:關稅的不確定性。再加上供應增加,這意味著自去年秋季以來一直穩步收緊的市場現在突然再次陷入價格疲軟的境地,尤其是在BC省和安省。”
除疫情期間出現的一些劇烈波動外,這是自 1980 年代末以來有記錄以來經季節性調整後最大的月度新增供應量增幅。
BC 省的情況尤其令人擔憂,因為該省新房源數量激增。

來源:Ben Rabidoux
正如我們之前強調的那樣,這主要是公寓投資者退出市場的故事,而不是最終用戶市場的故事。利率開始上升已經近三年了,雖然抵押貸款利率一直在波動,但仍然幾乎是大多數投資者習慣利率的兩倍,這讓投資者的資產負債表一團糟。
許多現金流為負的投資者會堅持一段時間,渡過難關,畢竟,在溫哥華和多倫多等地,大多數住房調整往往都是短暫的。然而,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市場平穩下滑的第三年,收入(租金)正在下降,抵消了抵押貸款利率降低帶來的任何緩解。空置率上升也增加了壓力。對於一個小房東來說,三個月的空置可能意味著 10,000 元的收入損失,這足以誘使一些人出售。
最令人驚訝的是房價到目前為止保持得如此之好。根據全國房價指數,過去一年房價沒有變化。一成不變。

來源:CREA
然而,考慮到新房源的趨勢,我們有更多理由相信房價會走低,而不是走高。因此,也許 Macklem 和加拿大央行是對的,持續的住房通脹可能更多的是噪音,而不是現實。
本文由Steve Saretsky提供
加西網地產中心編譯報道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