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保养] 刘雯的"正义生意":带货500万,装修八套房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但仅过一个月,刘雯就重新注册账号,似乎“违规账号不得转世”的明文规定,在她身上失效了。在这之后,这位网红的“黑红”之路越走越顺。2021年7月,刘雯因多次讨论“林生斌案件”,以理中客身份发表与大众相反的意见而收获巨大关注,由此,刘雯也开始了与诸多博主和网友的“口舌之争”,还声称自己被“网暴”而博取大众同情。

收获诸多人设带来的泼天流量后,刘雯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为一些饱受消费者质疑“货不对板”的商品站台。

而这些产品实际上多次遭到消费者投诉和媒体打假。比如,刘雯就曾把质量更差的“绵柔巾”说成“棉柔巾”,被网友评价“太薄太小”、玩文字游戏等;而她带货的枸杞,也被有的消费者吐槽“跟直播大小不一样,个头偏小”等,并且晒出枸杞和米粒的合照。


在走上“网暴企业”之路后,刘雯的带货收入也一路水涨船高。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刘雯短视频带货金额达到500万元,相比去年暴涨60倍。带货商品也从过去19元一条的内裤,变成高利润的白酒。1月15日,刘雯一场直播预计入账40万。



从曾经的劣迹主播到“正义主播”,刘雯活跃于互联网自媒体的四年里,突出一个“身份全靠自己给”,人设矛盾也没关系。比如前脚卖毫无资质的中老年理财产品圈钱,后脚就靠可以“仗义执言”地痛骂假货品牌;再比如,前脚可以不顾公众情绪,为了流量为新闻争议人物站台,后脚又和公众站在一起,变成为民请命的正义斗士。

在这基础上,刘雯变化的是自己的身份,不变的则是生意,和编造谎言、煽动对立的“财富密码”。

2、起底“刘雯们”的“流量密码”

这些年,互联网平台频繁出现与刘雯类似的网红主播,“刘雯们”也在短视频时代反复重生、敛取财富。


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人设背后,“刘雯们”抓住的,正是短视频时代“漂白”的精髓。

精髓之一:内容的可靠性和深度都不重要,只要抓住情绪就可以有流量。

浏览刘雯所谓的“时事点评”就能看出,看似覆盖了军事热点、全球大事、财经宏观等多个领域,其实底层逻辑是一样的:标题党+阴谋论+情绪至上。而对于那些社会焦点话题,她更是不遗余力煽动矛盾、挑唆对立、渲染情绪,抓住爱国、女权等热点,从中收获流量。


可惜,太阳底下无新事。情绪没有那么好煽动,普通人也没有那么好影响。刘雯的精髓之二,就在于通过捏造事实、散播谣言,影响分辨能力没有那么强的观众,假装“理中客”获取他们朴素的信任,再通过带货等手段反复对其进行收割。

这种半真半假的谣言,才是杀伤力最强的。

例如,对于日常生活内容,她披着科普的皮、行带货之实,用伪科学欺骗民众,留给无辜消费者“一地鸡毛”。

比如在她发布的一条《你买的阿胶糕,真的有阿胶吗?》,看似在科普,其实是为了带货自己推荐的产品。她的观点错漏百出,不少是诋毁其他企业或整个产业——为了带货羊奶粉,夸大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卖眼药水,诽谤行业产品存在质量隐患;甚至为了卖一条红内裤,都要专门出视频,把封建迷信内容包装成科普。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