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ie Zhao—溫哥華地產經紀,誠信至上,周到服務!
 

中國房地產救市措施為何"遠遠不夠"?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有住房問題。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它有將近400萬套無人問津的公寓,與費城的面積大致相當。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他的部下們呼吁地方政府買下這些公寓

為了阻止威脅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的住房危機不斷惡化,上周公布的這個計劃是中國政府迄今為止最大膽的舉措。但這還遠遠不夠。


在所有這些空置公寓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問題:開發商已經售出但尚未完工的房屋數量更多。據保守估計,這一數字約為1000萬套公寓

曾經,中國地產繁榮的規模令人驚歎。近四年前持續蕭條開始出現,其規模之大且具體情況仍不明晰。

在處理住房危機之前,中國領導人已經在應對經歷了三十年的兩位數增長後放緩的經濟,而住房危機造成的經濟衰退超出了他們的控制范圍。專家們普遍認為,若不解決所有這些空置公寓以及開發商過度擴張等問題,北京就無法過渡到更可持續的增長。全國各地的建築商、油漆工、房地產中介、小公司和銀行總共被拖欠了數萬億美元。

幾十年來,中國推動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房地產繁榮,並使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近三分之一的來源,但在2020年,中國政府突然出手,切斷了助長房地產擴張的寬松資金,引發了一連串的破產,震驚了這個熱衷於買房的國家。

對於北京中國經濟擺脫幾十年來對建築和建造業依賴的決心,這是首次考驗。

現在,政府的決心再次面臨著考驗。為了制止之前的過度行為,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發出信號,沒有一家房地產公司大到不能倒。但隨著數十家大型開發商破產,它們已經摧毀了房地產市場僅存的信心。此後,官員們想盡一切辦法恢復買家的樂觀。然而,一切嘗試都無濟於事。

由於買家很少,仍在運營的開發商也處於違約邊緣。它們與當地的銀行以及支撐每個村莊、城鎮和城市政府的金融系統有著錯綜復雜的聯系。研究公司榮鼎咨詢最近的一項估計顯示,房地產行業的國內借款總額(包括貸款和債券)超過10萬億美元,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承認。


“現在,無法出售房屋看起來像是一種風險,但事實並非如此。更多開發商破產才是風險之所在,”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中國恒大等大型開發商違約,是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的問題。

恒大在2021年12月的首次違約引發了人們對中國“雷曼時刻”的擔憂。雷曼時刻指的是2008年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雷曼兄弟倒閉。然而,通過政策支持,這種影響得到了謹慎而不動聲色的控制,使恒大得以完成許多公寓的建設。到5個月前法官下令對恒大進行清算時,恒大實際上已不再是一家有生存能力的企業。

中國全國有成千上萬的小型開發商。王丹說,官員們阻止市場直線下降的唯一辦法是救助危機更嚴重城市的一些中型開發商。

相反,中國高層領導人正在重新調整視角,解決數以百萬計無人想買的住房,承諾將這些住房改成租金更低的保障性住房。他們承諾提供3000億元貸款,幫助國有企業開始購買閒置房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這些閒置房產的面積總共相當於7.4億平方米,其中超過3.9億平方米是未售出的公寓


中國政府上周宣布這些應對措施時,房地產開發商的股價最初出現反彈。但一些批評人士表示,這一舉措來得太晚。大多數人猜測,這將需要更多的錢。估計在2萬億到四萬億人民幣之間。

北京的官員們去年開始軟化態度。他們指示銀行向數十家他們認為足以列入政府“白名單”的房地產公司提供貸款和其他融資。

這種支持不足以阻止房價暴跌。

政策制定者還動用了其他手段。他們對抵押貸款利率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下調。他們嘗試了一些試點項目,讓居民以舊換新。他們甚至向一些城市提供低息貸款,以測試購買未售出公寓的想法。

中國經濟新聞媒體財新網報道,地方政府總共嘗試了300多項措施來增加銷售和支持房地產公司。

盡管如此,未售出房屋的數量仍在不斷攀升。新房價格持續下跌。因此,4月底,習近平和他的23位最高決策者開始討論,通過一個與美國政府在房地產市場崩潰後設立的“問題資產救助計劃”類似的項目,將一些不受歡迎的公寓從市場上收回。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