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中國的非洲手機之王一天沒了143億 | 溫哥華財稅中心


[理財新聞] 中國的非洲手機之王一天沒了143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不過得益於成本優勢,傳音的毛利率並不低,甚至比部分友商要高不少。

以手機業務毛利為口徑的話,傳音2023年手機業務收入573.48億元,毛利率24.18%,手機業務毛利為138.67億元。以小米集團作為對比,小米2023年手機業務收入1574.6億元,毛利率14.6%,手機業務毛利為229.89億元。

也就是說,傳音手機業務以大約小米手機業務三分之一(36.4%)的收入,創造了超過小米手機業務一半(60.3%)的毛利。當然,小米目前的業務比較多元化,旗下還有互聯網服務、IoT和金融等更高毛利的其他業務,而傳音的營收結構相對單一。


02、非洲之王的秘密

據傳音一季報顯示,其增速還在持續維持高位。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約174.43億元,同比增加8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16.26億元,同比增加210.3%。作為對比,2022年全年傳音控股的淨利潤也才24.84億元。

非洲到南亞,從東南亞拉美,這一輪市場增長,為什麼是傳音吃下了紅利?這和傳音的生產成本優勢有一定的關系。

和其他廠商相比,傳音主要走性價比路線,在研發和品牌上的投入要明顯比其他廠商壓力小很多。2023年,傳音控股的研發費用為22.56億元,占營收比例僅3.6%。而小米集團研發費用為190.98億元,占營收比例達到了7%。

“傳音在研發、品牌和采購等方面的攤派成本會小很多,所以在整體成本上確實有一定的優勢。”朱嘉弢表示。

另一方面,傳音自建工廠和本地化生產的模式也有利於成本控制。

據傳音財報顯示,傳音采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生產方式包括自有工廠、外協工場和ODM廠商。多年深耕非洲和南亞市場,傳音在當地均建立了本地化工廠。


此外,傳音表示,公司生產、研發、采購和銷售均包含外籍本土員工,堅持全球化視野和本地化創新理念。例如針對非洲市場,傳音研發了低成本高壓快充、超長待機、環境電流檢測、防汗液USB接口等符合本地市場需求的技術。

傳音對碎片化市場的打法經驗積累,也成為其最近增長的關鍵。

在Canalys分析師朱嘉弢看來,從非洲起家的傳音更擅長做碎片化的市場。現在傳音開拓的拉美、中東、東南亞等市場,同樣也比較碎片化,水貨和灰色貿易市場比較發達,傳音在非洲做碎片市場的經驗正好能派上用場。




據IDC數據顯示,2023年傳音在非洲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超過40%,排名第一。另外,南亞地區也是傳音的優勢地區,傳音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智能手機市場排名第一,市占率分別超過40%和30%;在印度市場排名第六,市占率8.2%。

與此同時,傳音也在往高端市場探索,推出了折疊屏產品,平均售價也在提升。傳音在財報中表示,公司研發了折疊屏手機、卷軸屏概念手機、探索者衛星通信、隔空充電等技術和產品,不斷向中高端市場邁進。

年報顯示,2023年傳音控股在非洲市場的毛利率達到30.97%,同比增加3.34%。在亞洲等其他地區市場的毛利率為21.11%,同比增長4.86%。

毛利數據也充分證明了,傳音在被認作是“低端市場”的非洲,反而是中高端做得比較好,毛利率顯著高於其他地區。

對此,朱嘉弢對「市界」表示,因為深耕非洲多年,傳音在非洲品牌比較有優勢。並且在當地還覆蓋了比較全面的APP和軟件生態,能幫助傳音賣出更好的均價。

03、股價為何不升反降?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