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7.7億平安信托延兌:被套牢的保險業務員投資者(圖) | 溫哥華財稅中心


[保險相關] 7.7億平安信托延兌:被套牢的保險業務員投資者(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祝融告訴本刊,他在深圳與平安方溝通時,前一天,壽險方代表承認銷售過程存在瑕疵,第二天就推翻了這個說法,稱是業務員個人行為。

現場視頻中,一名業務員當場激動地站起來對峙:“我作為壽險的員工,就是通過壽險的渠道賣給客戶的,如果壽險沒給這個權力,我哪有那麼大能耐?我認識平安信托是什麼?”缺乏金融知識的保險業務員去銷售金融產品的隱患,在此次延期事件中被充分展現出來。**作為業務員的祝融直言,他自己都看不懂合同。“合同都是制式的,六七十頁,在手機上簽約字很小,又沒有專業金融知識,很難看明白,就是根據提示一直點同意。”




《西虹市首富》劇照

投資者孫志強的媽媽在平安壽險工作十余年,他購買的產品,就是母親直接銷售給他的。他告訴本刊,母親高中學歷,在2012年進入平安之前開了家美甲店,沒有任何金融知識,向客戶銷售產品時,只能以專員提供的話術來介紹。

孫志強記得,媽媽曾經向客戶銷售過平安銀行的“新一貸”產品,她自己連年化利率是多少都不清楚,實際年化18.3,但話術是“優質客戶月息6厘,普通客戶月息8.5厘,具體月息以客戶審批為准”。實際年化率只有在簽貸款合同時才有體現,“到了那一步,客戶一般不會去關心具體年化率了,更關心貸款什麼時候放下來”。這些問題之外,對於投資者的資金來源和身份審核,也有存疑之處。2018年出台的資管新規中,將合格投資者定義為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的人,要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本刊獲取的一份資料顯示,在業務員詢問收入證明審核不通過時,陸金所專員稱“自己做一個證明,很簡單”,並提供收入證明模版,蓋章則“想個辦法,小公司章都可以用”。維權中有投資者身份是“學生”,明顯不是合格投資人,為業務員協助偽造虛假收入證明。

此外,多位投資者是通過保單貸款或親友募集的方式湊夠的起投資金,也並不合規。張潔印象中,過去平安對保單貸款幾乎沒有監管,導致出現貸款進行金融投資的行為,直到去年,她才有客戶貸款時被問及貸款目的。齊曉家的信托就是通過保單貸款的方式購買的。


作為投資者,齊曉一直是懵懂的,2021年冬天,她剛大學畢業不久,從未參與過家庭理財的決策,對“理財”兩個字也沒有任何概念。買下這筆信托是爸媽的主意,媽媽只告訴她,“阿姨(業務員)告訴你幹什麼你就照做”。和許多投資者一樣,這是一個沒有任何金融背景的家庭。父母今年50出頭,只有初中學歷,在本地經營著一家超市,連智能手機都不太會用。早在2013年,父母在平安為她和妹妹買了一款叫“財富人生”的保險,她印象中,每年交50萬元,連續交幾年,每月定期會返一筆錢,到了2021年,她的家庭保險賬戶裡累積了300萬元。當時,業務員告訴他們,這300萬放著也是放著,貸出來利率5%,用來買這個產品利率7.1%,相當於每年能多十幾萬元收入。直到信托延期前,父母都沒有意識到自己買了個金融產品,而是把它當作是業務員為客戶做的一個增值服務。

對於投資人反映的種種問題,監管已有關注。2023年12月1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曾披露一起行政處罰,平安信托因為協助保險資金變相投資單一資金信托、淨值化管理不到位、嵌套層數不符合資管新規要求、合格投資者人數突破資管新規要求、信息披露管理不到位,被罰款180萬元。

地產的蝴蝶翅膀

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扇動翅膀,結果可能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樓市下行揮動起的蝴蝶翅膀,也意外地影響著這群本以為自己和房地產毫無瓜葛的投資者。王佳琪記得,2021年時,媽媽曾提出要給她買房,被她以樓市低迷,房價未來肯定會下跌的理由阻攔了。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