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段永平畫風像老頑童 分享日常投資 | 溫哥華財稅中心


[股往金來] 段永平畫風像老頑童 分享日常投資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5、定性比定量分析重要,最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把絕大多數公司都過濾掉了,定量分析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所以這些年想通了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商業模式。這點通了以後,投資確實就變得非常有意思了。

6、投資到目前為止我還真沒看過財報,也許確實有點看不懂(其實就是因為懶),也許真的覺得沒必要。我見過太多很懂財務分析的人們對投資可真是一頭霧水哈。

2


差異化是“用戶需要

但同行還沒滿足的東西“

7、廣告其實蠻簡單,就是盡量用高效率傳達給自己的用戶或潛在用戶一個或某些信息,讓他們關注自己的產品。

8、差異化的定義就是:用戶需要但別人沒能滿足的東西。

9、所謂“秒成”渣渣的實際上本來就是渣渣。

“差異化”不是簡單的不同,而是“用戶需要但同行還沒滿足的東西”,潛在前提是至少要有“同行已經滿足了的用戶需要的東西”。

10、在有好產品的前提下,渠道會變得沒那麼重要。最好的渠道就是像蘋果店這種模式,渠道完全和公司文化吻合,不然就是盡量朝這個方向努力。

11、企業文化不好的公司長期必然日子沒那麼好過,好企業偶然也會有難過的日子。

12、多元惡化一般是主業不夠強,想靠多元化找出路,結果找了一條岔路。

13、我如果不信任公司的文化和管理層了,我會決定離開的。對我來說,要搞懂公司經營的每個細節來決定投反對票還是贊成票是件很費時的事情,比搞懂商業模式或者是企業文化可能還要難。

如果整體上我看不懂公司的某些重要行為,我多數會選擇離開,雖然這樣也會犯錯,但比老是很膈應要舒服很多。

3


蘋果推出產品最重要的基點,

是“我到底能為用戶做什麼”

14、(談蘋果首款MR)想嘗鮮的人很多,我覺得100萬絕對打不住。關鍵在用了以後的反應,如果大家真的喜歡,那可能是千萬級的產品。

15、蘋果進入一個產品的時機往往不是因為蘋果在擇時,而是因為蘋果在這之前還沒准備好或者說蘋果還不滿意自己的產品。

蘋果推出產品的最重要的基點是“我到底能為用戶做什麼”。很多年前,網上瘋傳蘋果會推蘋果電視,我說那麼大一台電視,蘋果能做什麼?結果蘋果確實沒推。


16、我依然很難找到蘋果會推蘋果車的邏輯。蘋果車到底能給用戶帶來什麼巨大的用戶體驗改善呢?在可預見的未來,比如5-10年內,我們大概率是不會見到那些假視頻裡面的蘋果車的。不過,蘋果的Carplay確實很好用!

17、(談庫克退休會不會對蘋果造成影響)短期應該不會的,後面就要看庫克是不是選對人了。選錯了也沒關系,但要看能不能改過來。

庫克是選錯過人的,原來那個賣奢侈品的女士管了蘋果零售店,結果不到兩年就換掉了。代價非常大但不換的代價更大。

當時我其實蠻納悶的,為什麼庫克不從公司內部找一個人而是從外部找呢?我曾經當面問過庫克(那時剛剛宣布這條消息),為什麼選她?結果他把她狠狠滴誇了一通。哈,看來最後還是我對了。

不過,從這件事情上看到蘋果的糾錯能力是非常強的,發現錯了就馬上改,雖然有時候也會等三年(大屏手機)。

18、(談庫克的工資)如果我是這家公司的“老板”,我覺得一年給10個億也是便宜的不行了。公司一年賺1000個億,10個億才不過1%!大家可以統計一下所有的上市公司,看看賺到1000億總和後,CEO們的薪水和獎勵的總額是多少。

4

茅台早晚會到五萬億

19、我買茅台的時候好像市盈率也不高吧?我不太記得,只是關注商業模式了。PE太高不買多數情況下是對的,我也不喜歡買PE高的公司,除非看到未來了。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