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新聞] "道士"玩崩千億資金盤 帶人念經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即便身處風口浪尖,1月17日早上,鼎益豐還是正常召開了線上晨會。晨會上,投資者們照例一同朗誦道德經。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2018年或更早以前,被追隨者們當作鼎益豐“以德治企”的佐證。
暴雷則早有預兆。社交平台上,有投資人表示,2023年6月份起,到期的本金就已經無法取回。11月,投資人的控訴不斷傳播開來,網絡上甚至流傳著一份不具名的遺囑,稱其已經在鼎益豐辦公大樓討要本金超過24小時,希望家人能立即報警。
此前,深圳金融局已不止一次針對鼎益豐發布了風險警示函。2023年2月,深圳金融局方面稱,鼎益豐在深圳的經營主體不持有金融許可證、不具備從事金融業務資質。11月的通知中則更加明確提示了,目前鼎益豐已出現難以兌付的情況。
即便如此,不少已經吃了多年高息紅利的投資人們,仍選擇相信、維護鼎益豐。
2、國學投資神話破滅
“有人想了解鼎益豐,問鼎益豐在哪裡賺錢,用什麼樣的方法實行了資本的風控,用什麼樣的方法進行一家偉大企業的管理?我今天可以告訴大家,鼎益豐用的是無為而治的方法,管理著一個,即將成為不可思議的一家偉大的集團……”
隋廣義曾在鼎益豐2016年會現場如是說。這條流傳於網絡的視頻中,隋廣義留著很長的胡子,粗眉,語氣神態皆篤定。演講中,現場數次掌聲雷動。
據鼎益豐官網介紹,這位公司的靈魂人物,是東方古典哲學價值投資理論體系的創始人,集商、政、國學研究經歷及背景於一身:32歲出任吉林省敦化市副市長,是當時吉林省內最年輕的副市長。也就是在此時,他的國學價值投資理論體系開始萌芽;49歲,投資理論體系逐漸完善,隋廣義南下深圳創立鼎益豐。
而所謂國學投資體系,被總結為八大理論展示在公司官網,其中不乏“耦合振子”“地心引力”等物理概念。與此同時,隋廣義將這套《禪易投資法》申請了著作權,並將其轉讓給了鼎益豐公司。
這樣一套看似跨越多學科且相當豐滿的理論體系,雖然讓隋廣義成為了上市公司的主人,但幾乎沒有讓這家公司賺到錢。
從購入股份到2015年被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從2017年為當時的“中國投資基金公司”墊資到2018年上市公司官宣改名“鼎益豐”,隋廣義的資本操作路徑,似乎比一般意義上的借殼上市更“野”。
Wind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鼎益豐發布的8份年報中,僅有3年實現了淨利潤為正,甚至有4年營業總收入也為負數。2022年更是其至暗時刻,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皆跌到了最低谷,分別為-2.05億元和-3.0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鼎益豐是港股市場有名的大莊股,2019年3月,還曾因涉嫌股價操縱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就在這次復牌前一天,隋廣義辭去了董事局主席的職位,由鼎益豐集團的另一位靈魂人物馬小秋接任。復牌後,鼎益豐連跌五天然後突然拉升,一天之內暴漲了280.22%。有市場消息將其解讀為,資本市場對馬小秋的信任。
馬小秋其人,在投資人中也被傳得神乎其神:作家、知名企業家,曾任多個港股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且跟隋廣義一樣通曉國學。一則流傳於網絡的視頻顯示,馬小秋曾經在鼎益豐年會現場表演Rap版《道德經》。
不過,2023年2月,馬小秋已辭去鼎益豐所有職務。證券時報報道稱,其目前因為攜款跑路被警方羈押,目前處於取保候審狀態。
3、長白山上修金字塔
事實上,現在這支代碼為“0612.HK”,名為“鼎益豐控股”的股票經歷了多次改名,最近一次是2023年6月,深圳金融局的第一封風險警示函發出後不久。
兩封風險警示函的信息綜合下來,基本還原了鼎益豐的業務模式和開展方式。比如,鼎益豐主要通過茶會、晚會、讀書會、上市發布會等方式進行宣傳,而他們宣稱的底層資產除了原始股權、期權等標的外,還有“光波磁電療法”等產業概念。且關聯主體眾多,比如“元豐”“元匯”“元亨”“萬鼎”“天鼎”“嘉鼎”“華音”等分部。
投資者們發布在社交平台的視頻顯示,某位阿聯酋親王曾在2023年11月16日造訪鼎益豐集團元豐分部,並在交流會上致辭。隨後,阿聯酋某投資集團與鼎益豐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巧的是,《證券時報》報道稱,鼎益豐一位李姓投資經理表示,目前隋廣義正在跟中東財團尋求合作兜底。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