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上半年GDP增速僅1.5%,“世界工廠”東莞怎麼了?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東莞掃黃] 上半年GDP增速僅1.5%,“世界工廠”東莞怎麼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丁力提到,東莞歷屆政府雖然也倡導創新,號召企業轉型升級,但給人的感覺依然存在僥幸心理,“原來靠招商引資,能夠活得很好,未來也可以繼續延用這一套辦法。”丁力表示,“麻雀”飛行的路線,也即勞動密集型企業飛行的路線,和“鳳凰”——高新技術企業——飛行的路線,實際上是不一樣的,通過低成本可以吸引一些“麻雀”,但是要吸引真正的高科技企業,還是有難度的。“因為沒有產業基礎,也沒有相應人才儲備。”他說。

丁力以東莞和合肥為例,兩個城市都要發展新能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東莞在招商引資上“花了不少力氣”,但是一直沒有真正形成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鏈和產業生態。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是產業工人,而是創新人才,合肥之所以能夠抓住某些機會發展新產業,背後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在安徽的研究機構的支撐,而東莞沒有這樣的基礎和支撐。”丁力說。


在他看來,如何利用省內其他城市,比如廣州,乃至國內外的科研力量,來幫助自身實現轉型升級,是東莞需要研究的課題。


彭澎認為,廣州、深圳、東莞是三大電子產業城市,可以一起轉型升級。新材料、新能源可以依托深圳形成產業鏈供應鏈。生命醫學、生物技術可以更多地承接廣州的輻射。

“這些產業也要加強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實驗室和央企等的合作。同時,廣泛與國內外科研機構、世界500強企業合作。”他說。


在前述座談會上,王偉中還提出,東莞要全力推動外貿穩增長,省市聯動再研究出台一批穩外貿措施,探索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帶”等模式,全力穩定加工貿易份額,加快培育外貿新增長點,打造電子元器件等集散樞紐。

丁力說,東莞某種程度上是廣東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的亮點,通過招商引資實現了經濟的較快發展。但是,現在看來內生動力不強,對外部資源過度依賴,需要對發展格局要進行重新構建、綜合調整,要真正構建起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格局。這是東莞需要面對的現實挑戰。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