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扫黄] 上半年GDP增速仅1.5%,“世界工厂”东莞怎么了?
东莞外贸面临的核心难点,就是订单不足。多位外贸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订单相较往年同期下滑非常明显。比如中国服装名城虎门,受欧美市场订单不足影响,今年1~5月约有七成服装企业出现负增长。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出口对于东莞等外贸型城市来说非常关键,所以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在他看来,这是大部分增长乏力城市“共同的命运”。
他说,“很多沿海城市,像东莞、泉州等外贸型城市,都有外贸订单流失的情况,所以外贸数据从去年七八月份到现在,每个月都在往下走,下半年可能更严峻。”
彭澎表示,出口下降严重是导致东莞经济“失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说,东莞产业结构外向型十分显着,而内需又是“弱复苏”状态,不能完全替代出口。
东莞之困
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东部,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有“世界工厂”之称。截至2022年末,东莞市GDP超过1.1万亿,常住人口过千万,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双万城市”。
和多数新兴工业城市一样,在改革开放前东莞是传统农业县。曾担任东莞政府顾问的丁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东莞改革开放以前没有太多的工业基础,“它的工业化实际上是和招商引资同步的”。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时,东莞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44.6∶43.8∶11.6。当时,东莞的GDP仅为6.11亿元。而到了2022年,东莞三次产业比例为0.3∶58.2∶41.5。
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于东莞制造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而东莞成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依托毗邻港澳,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廉等优势,凭借“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东莞逐步奠定“世界工厂”的地位,经济飞速发展。
到1985年,东莞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1988年1月,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这一年,东莞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2.3%,初步进入了工业化。而在1985年至1988年四年间,东莞工业以年平均增长50%以上。
时间拉长到改革开放前30年,东莞经济年平均增长18%,创造了比亚洲“四小龙”起飞时速度更快、周期更长的高增长奇迹。而之后的十年间(2009年~2019年),东莞的GDP增速也保持在8%左右高位,其中最高值是2009年的10.3%。
近三年来,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东莞呈现出起伏不定的震荡态势。2020年,东莞GDP同比增长1.1%。2021年,在出口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东莞的GDP增速有所恢复,最终核实增速达到8.5%。2022年东莞的GDP增速再度下滑,同比增长0.6%。
2017-2022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东莞市统计局
在丁力看来,随着“蛋糕做大”,东莞经济正常的增长曲线应该也是一个逐渐回落的趋势。他说,“蛋糕做大”以后,同样增长1%,所需要的增量要更大。比如,过去1000亿元的体量和现在10000亿元的体量,同样增长1%,增长的GDP要翻10倍。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