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我的基金還綠著,基金經理錢包飽了 | 溫哥華財稅中心


[股往金來] 我的基金還綠著,基金經理錢包飽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以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為例,隨著資金輪動到AI和“中特估”板塊,兩個主題相關的基金就有較好的漲幅和收益,而過往受資本追捧的醫藥、新能源、消費等就出現下調,持有這些領域基金的基民就不可避免地虧損。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上半年有廣發電子信息傳媒產業精選A、金鷹科技創新、東吳新能源汽車A,嘉實文體娛樂A等6只主動股票型基金的收益超過30%。仔細看它們的持倉,基本都是集中在AI、數字經濟TMT板塊。

以廣發電子信息傳媒產業精選A為例,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持倉的股票多集中在信息科技行業,如中際旭創、科大訊飛、中興通訊、金山辦公、天孚通信、雲賽智聯、中科曙光等,無一例外都主打信息技術。難怪市場上出現了“含AI量決定了今年上半年的收益水平”的論斷。




圖源:中財網

但在剛過去的7月份,這些基金回撤厲害,如廣發電子信息傳媒產業精選A近一個月的回撤達到10.4%,嘉實信息產業A的回撤達到8.92%。與此同時,據南風窗記者梳理,截至7月31日,今年年內收益率超過20%的主動股票型基金產品有11只,而有13只產品年內虧損幅度超過20%。

這兩年,市場不景氣,加上風格切換較快,讓不少基金經理措手不及,基金虧損是大多數產品的常態。但與此同時,公募基金規模卻在不斷擴張。據基金業協會的統計,截止到今年6月30日,公募基金規模達到27.69萬億,而在2021年底,這一數值才23.03萬億,增加了4.66萬億。隨著基金規模日益龐大,去年一年,基金公司所賺的管理費超過1400億,且這一數值較前年有小幅提升。


換句話說,大部分基金產品確實虧了,但基金公司特別是頭部的基金公司依舊靠管理費躺贏,實實在在虧的是廣大基民。

去年,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富國基金這6家頭部基金的淨利潤,突破20億元。其中,易方達基金以38.37億元摘得桂冠,也是唯一一家淨利潤超過30億元的基金公司。同時,它的管理費就達到101.51億元。




公募基金規模創歷史新高

無獨有偶,Wind數據顯示,易方達也以16765億元的規模位居基金公司之首。此外,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的規模也突破了萬億。

當然,在頭部基金公司賺得缽滿盆盈的同時,也有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陷入虧損的泥沼,如富安達基金和紅塔紅土基金的淨利率虧損均超過5000億元,這顯然會影響中小基金新產品的發行。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