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给世界一点小小"拜登经济学" 震撼 | Finance


[拜登] 给世界一点小小"拜登经济学" 震撼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3月,美联储设立救急贷款窗口,允许银行按票面价格抵押大幅贬值的国债换取流动资金,防止更多银行遭遇连锁挤兑。一开始美媒还担忧,使用这些资金等于公开宣布银行的资产出现了问题,中小银行不会“自取其辱”引发恐慌。事实证明中小银行的身体很诚实,2个月内领走了800亿美元救济金。5月初第一共和银行被收购后,银行业的雷声从新闻媒体中淡去,救济贷款余额却不声不响地涨到了1020亿美元,更多的阴云还在集聚。



美联储为应对硅谷银行倒闭危机设置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贷款余额


鉴于当前美国经济数据一片大好,美联储很可能在9月再次加息到5.75%,然后在更长时期内维持高位利率。热闹是美联储的,是巨无霸大银行的,中小银行什么都没有,它们将面临更高的商业贷款违约风险,同时不得不拿出更上一层楼的利率吸储,避免存款进一步向大银行流失,资产负债表两头受气,等待谁会成为下一颗多米诺骨牌。诚然,美联储可能会再次不计代价出手救助爆雷银行,可谁又是代价,又能维持到多久?

结构时代


过去30年的好时光里,主要经济体的几乎所有行业、所有人都处于上升通道,一份总量数据良好的答卷确实可以代表微观主体的福利改善。但在今天,总量数据只对装聋作哑的政策制定者和不接地气的金融市场才具有意义,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分项数据无不指向经济结构持续恶化。


讽刺的是,恰恰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完善的高频公开统计体系,它的总量幻影才会被如此轻易且全面地戳破。对于统计覆盖更粗线条的经济体,总量下的结构问题会有更深的潜藏空间。

总量时代结束了。GDP与经济活动,CPI与物价民生,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数据与真实的关联遭到了削弱。不论是上到庙堂的分析决策,还是远在乡野的吃瓜围观,都需要更具体、更多维的数据资料,以及更加自下而上的视角,去观察经济实务工作量,去关心切切实实的民生质量。

结构时代开始了。以前,市场化、全球化是搞好经济的标准答案,拉高GDP是经济繁荣的代名词,大家也都能从这套模板里多多少少分得好处。而现在,每个国家都面临着独特的、前所未有的经济治理挑战。美国经济数据再好,也很难透过多重经贸壁垒对我们产生重大利好;美国经济活动再坏,也不理所当然地意味着我们的赶超难度降低。对于美国经济,我们科学围观吐槽、持续警惕,但最终还是要摸清自己的家底、开好自己的药方,在这个艰难的国际零和游戏中坚定地找到那条新路。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456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延伸阅读

    _RELATED_NEWS_MORE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