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給世界一點小小"拜登經濟學" 震撼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拜登] 給世界一點小小"拜登經濟學" 震撼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上圖,2022年1月以來每月政府新增崗位數;下圖,同期每月私人部門新增崗位數。

崩潰的財政紀律

財政支出支撐了美國GDP的門面,財政收入卻不能支撐美國財政支出的貪婪擴張。到6月份,美國聯邦收入累計下降11%,最主要的下降來自個人所得稅收入萎縮4200億美元(21%)。美國官方的解釋是今年資本市場不景氣,資本利得稅收入大幅降低。


中文互聯網吹捧美國制度的一套老話術說到,美國三權分立,能通過國會民意代表督促政府負責任地使用納稅人資金,不知道他們會對下面這張圖片作何感想:1917年創立債務上限制度以來,美國國會100多次提高債務上限,完全是政府“有求必提”,但依然不能滿足美國政府大手大腳花錢的欲望。

於是,在最近10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債務上限都處於“凍結”狀態(圖中灰色背景的時間段),政府債務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無序膨脹,然後兩黨以此為由頭進行充分的利益分肥後,再對上一時期的債務予以追認。可以說,自2013年起,美國事實上已不存在財政紀律的硬性約束,只剩下兩黨圍繞怎樣花錢、花錢給誰的斗爭。



沒錢不可怕,沒錢還亂花最可怕。拜登在明知今年債務將觸及法定上限的情況下,利用國會一定追認政府欠債的潛規則肆無忌憚擴大支出,並要求國會把債務上限要求凍結到2024年大選後,簡直把“我卸任/死(哪個先發生還不一定)後哪管洪水滔天”寫在臉上。債務上限凍結後,美國國債余額立刻上竄1.1萬億美元到32.5萬億美元,財政紀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也被扯下,以後的總統可以更大膽、更無所顧忌地揮霍聯邦預算。龐大的債務,高企的利率,不負責任的政客,在美國財政走下坡的路上,至少有三只腳在狠狠猛轟油門。


銀行業:於無聲處聽炸雷

上世紀70年代,滯脹危機中的美國長期奉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大量地方銀行和儲貸協會(一種專門從事住房抵押貸款業務的小型金融機構)利用低成本的儲戶存款投資風險相對較高的金融資產以追求收益。沃爾克入主美聯儲後,以空前的速度上調基准利率,中小金融機構生存風險迅速上升。


好在金融業的帶恩人裡根翦除了幾乎所有金融監管,允許它們高息吸儲、投資更高風險的金融產品,甚至在破產後繼續經營,給許多中小金融機構續了幾年陽壽。1987年,美聯儲再次進入加息周期,徹底踩爆中小金融機構雷區,釀成持續到1995年的銀行破產潮。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2018年,特朗普大開金融監管的倒車,大量金融活動成為沒入水下的冰山;2008年來的超長期超寬松貨幣環境到現在的暴力加息,美聯儲轉彎烈度較80年代不遑多讓,沒有理由認為這輪天雷滾滾的銀行業危機會僅僅持續不到2個月。

3月,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投入390億美元,確保科技巨頭、幣圈大佬在倒閉銀行的存款能夠全額提取,到6月,這一數值上漲到520億美元。FDIC曾表示,將清算倒閉銀行資產彌補這些費用,不會動用普通儲戶一分錢,可從現在的數據看,清算工作毫無成效,恐怕這幾百億的虧空還是要走華爾街贏贏贏的老路,用普通儲戶的存款保險保費,為金融精英的風險買單。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