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外資銀行都計劃退出中國 潛流洶湧 | 溫哥華財稅中心


外資銀行都計劃退出中國 潛流洶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王赫評論分析文章:對華爾街歐洲金融公司在中國大陸設立的總共七家投行而言,2022流年不利。近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全球投行在華業務利潤下滑”: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高盛和匯豐的在華業務報告虧損,摩根士丹利的利潤出現下滑。只有摩根大通和瑞銀實現利潤增長。



這完全逆轉了2021年的樂觀氛圍。當年,在經歷了多年虧損或微薄回報後,終於,七家投行有六家實現贏利。其中,作為第一家在中國建立投資銀行合作關系的華爾街銀行(1995年),摩根士丹利2021年的利潤為3000萬元人民幣(約合450萬美元),此前3年裡,其在華投資銀行業務總共虧損約3800萬美元。


因此,盡管2021年中美競爭的激化,中共“強化監管”科技、房地產教育等行業等等重大不利因素浮現,它們仍然表示:“我們必須忍受並繼續前進,因為機會太大了。”

沒料到,2022年迎來的是中國疫情再次大爆發、上海封城、經濟大盤動搖,俄烏戰爭,以及台海戰爭風險飆高、中美對抗加劇,外資銀行在華經營效益大多下滑。呈現在它們面前的,更多的是陷阱而非機會。不妨借用一句話,2022是過去十年中最糟糕的一年,但是未來十來中最好的一年。

《金融時報》將七家投行2022年利潤大幅下降、在華業務終於要開始盈利的希望破滅的原因,簡潔歸納為“防疫封鎖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這遠遠不夠。完全忽視了過去40多年裡外資銀行在中國大陸的艱難行軍、突圍失敗及其背後的深刻原因。本文略說三點。

其一,中共對金融的嚴格管控,沒有給外資銀行多少發展空間


中國的金融體系具有兩大特征。第一,極端的銀行導向。2022年末,中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19.64萬億元,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379.39萬億元,占比90%;金融業機構負債為382.33萬億元,銀行業機構負債為348萬億元,占比91%。

第二,政府而不是市場在金融資源的配置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表現有三:(1)主要的金融機構,例如商業銀行,均為政府完全控制或者控股,政府對金融機構的經營具有強烈的影響力;(2)主要的金融資源配置於國企,2017年國企的負債占到非金融企業負債的74%,國企的貸款占非金融企業貸款的54%;(3)金融資源的定價不是市場決定的,資本金融賬戶也遠未完全開放,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

這樣一個金融體系,天然決定了外資銀行的生存空間極其狹小,優勢難以發揮。比較而言,外資工商企業在中國三分天下有其一,關鍵是沒有相對自由的天地大了許多。


其二,外資銀行機構退出的潛流早已湧動

2022年12月,花旗銀行官網公告,關閉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的工作正式啟動。關閉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中,涵蓋了銀行卡、房貸、個人貸款、存款、投資保險和外匯業務。早在2021年4月,花旗銀行官宣將對其全球個人銀行業務進行重組,目標是要將資源和投資聚集於更具競爭優勢和規模效應的業務。

2022年3月,在中國從事金融等銀行業務二十七年的荷蘭合作銀行中國北京分行關閉。之前,荷蘭銀行中國上海分行已於2021年9月下旬正式關閉。

2022年2月,渣打銀行發布公告關閉所有信用卡申請的渠道,目前渣打銀行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均已不能在線申請,看來該舉措從“暫停”變成“永久”了。

其實,早在2013年,蘇格蘭皇家銀行、德意志銀行先後關閉在華零售業務;2016年底,澳新集團宣布將中國(包括香港、台灣)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零售和私人銀行業務出售給星展銀行。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