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到美 从服务员成银行副总裁
这三个系列的小说,很大一部分是以我们自己为原型。我们已经写了5部,计划写13部。下半生,我主要精力会用在这三个系列小说的写作与改编,与国内头部的影视国企、民企合作,搬上影视舞台。
(我在省政府前庆祝加拿大国庆)
说起我和影视的缘分,从2020年6月,我参与的第一部电影就开始策划了。
这是一部扫黑题材的电影,卖点之一是金融领域的高智商犯罪。当时剧组,演员都把握不好,所以邀请我做金融顾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索性提前一个月,给片方8个主创每天上一小时金融课。
剧中的重要角色,一位经济学教授(黑社会老大)的几乎所有的财经台词都是我设计的,他课堂上讲课的内容都是从我书里面摘出来的。
而且,我本人原型也作为剧中人物出现了(80分钟时),本来计划由我本色出演,后来由于疫情,我无法回国,就请了一位跟我有几分相似的制片人饰演。
我从策划、编剧、制作到后期宣发,几乎全程参与到这部电影中。它虽然在影视寒冬中上映,但在放映的头20天,一直保持着日票房冠军的记录,并获得近2亿的票房收入。
(我的原型也是打黑影片中的角色)
现在,我手头有三个影视项目同时在进行,我的金融商战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影视改编,正在跟国内两家头部影视企业合作。
我还有一个项目,是讲国内一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甲(市值10亿元人民币),跟美国排名第一的企业乙(曾经市值3万亿美元)打官司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个蚂蚁要扳倒大象的故事。
甲公司在2009年获得了“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专利。乙公司在2011年向全球发售带聊天机器人的手机。于是,甲公司在2012年,起诉乙公司该产品的技术方案侵犯了甲公司在中国的专利权。
我是甲公司的金融顾问。2019年,我找到合作多年的媒体,帮甲公司打舆论战。官司从地方法院打到最高法院,旷日持久。2020年,甲公司终于胜诉。
生活方面,我习惯了每天只休息4、5个小时,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