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到美 從服務員成銀行副總裁
(我在瑞信辦公室)
2002年,我轉到了瑞士信貸,它是全球的十大財團之一。我從電腦完全轉行到金融,進入了華爾街的主業,職位是助理副總裁。
做了三年後,我跳到了美國銀行的證券部,任副總裁。在華爾街屬於中層,但在一般公司,就是高層。
2008年開始金融風暴,我那時做的正好就是引發金融海嘯的產品,CDS(信貸違約掉期),親眼目睹並經歷了整個金融風暴過程。
2010年,我進入了宏利金融集團,它是加拿大資產規模排名第一的保險公司。我的級別升到了資深顧問,相當於董事總經理,基本達到了華人在華爾街的天花板了。
回顧在華爾街的工作生涯,我幾乎什麼業務都做過。華爾街分三個台,做證券直接交易、場上交易,也就是前台,我在紐約證交所做過8個月。我也做過中台,就是風險管理,還做過幾個月後台的交割、清算。
(我在瑞信年會上)
經過多年的打拼,我發現,華爾街不僅有光鮮,華麗的一面,也有聲色犬馬,坑蒙拐騙的一面,就像電影中演的一樣。
剛進華爾街時,我因為理念、觀念的不同,受到很大沖擊。五年以後,就習以為常了。
華爾街每天都在上演一線業務與合規陣線的“魔道之戰”。2012年之前,我都在“魔”一邊,不斷的打擦邊球,不斷的想越界,希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2012年之後,我進入了加拿大最大的財團——皇家銀行,做風險管理資深顧問,主管合規監控,也就是“道”陣線,一直做到2021年退休。
進入“道”的陣線後,我的職責是不斷的監管和限制“魔”的行為,努力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前兩年國內說內卷,說996。在華爾街,996根本算不了什麼。我們每周至少工作70個小時,叫8106(每天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0點,一周工作6天。)。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