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華為開始"掉隊"了?美芯片宣布突破
近日,高通又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成功研發並推出了全球首顆5.5G基帶芯片X75。此消息一出,芯片界、手機界均“炸開了鍋”。這意味著手機芯片將正式步入5.5時代,而高通成為了新的引領者。可以預料,除華為之外,其他國內手機廠商這次必然又會“擠破頭”的搶著首發高通的X75芯片。
對此,有外媒表示,華為開始“掉隊”了,美芯已重新奪回了話語權。事實的確如此,數據顯示,三年前華為海思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的份額占比約為11%,排名第四,在國內的占比則高達43.9%,排名第一。
但截止2022年,海思的份額已跌至不足0.4%,基本趨於“歸零。可即便如此,老美還沒打算“停手”,近段時間計劃著切斷美芯片企業對華為的所有供應。一旦該新規在5月份通過並實施,華為接下來可能連高通4G版本的芯片都買不到了。
由此不難看出,老美並非想打疼華為,而是要把華為徹底“打死”。不過,即便處境不容樂觀,華為也從未想過低頭妥協,正如任正非所說:和平是打出來的!
在過去兩三年時間裡,華為不僅用5G專利對西方霸凌主義展開了反擊,而且還一直在投資布局國產供應鏈,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例如華為年前發布的Mate 50系列手機,有機構進行拆解後發現,其零配件的國產化率已高達90%以上。
至於核心Soc芯片,華為可能會采取雙芯疊加的方式來進行過渡。另外,在超導量子芯片領域,華為也發布了諸多核心專利,擁有巨大的技術優勢,這可以視作未來的發展方向。
更關鍵的是,國內市場對光刻機的研發也在持續加速進行,28nm制程已是突破在即。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在中科院、華為等國內機構企業的團結努力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徹底打通光刻技術壁壘。
因此,華為“掉隊”只是暫時的。隨著國產半導體的不斷崛起,西方的技術封鎖將失去意義,在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下,麒麟芯片一定能勢如破竹,再次取得領先。而這或許就是華為不顧營收壓力也要養著海思研發部門的主要原因,保留了“火種”,就相當於保留了希望。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