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認清現實 黃光裕清倉拋售國美股票 | 溫哥華財稅中心


[美股] 認清現實 黃光裕清倉拋售國美股票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09年的黃陳之爭,或讓其難以信任外人,但國美需要更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個人英雄主義難以讓國美渡過難關,企業內部也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看來,黃光裕重新執掌的國美,似乎未能躲開英雄遲暮的命運。

高層動蕩,持續裁員


國慶節前夕,國美集團“肱骨之臣”、原國美電器CEO王巍離職,像這樣大大小小的人事動蕩已持續了一年有余。

據36氪不完全統計,2021年7月起,國美已知的“中高層”離職不下10位。除王巍外,有百度背景的國美在線CEO向海龍僅在職8月;有阿裡背景的真快樂公司執行副總裁丁薇也在今年7月被免職,其下團隊被大幅裁撤。



36氪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

這些曾為國美零售轉型注入想象力的經理人相繼離開,事實上宣告了黃光裕“18個月的轉型夢”破滅。

在官方回應中,國美將上述情形描述為“臨時、應急的調整”,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調整的後果是“國美的業務架構已回到十年前”。

與此同時,國美還因裁員、虧欠員工薪資引起輿論關注。有多位國美員工向36氪證實,集團總部大部分員工8月份的工資延緩到10月末發放,9月份的工資至今沒有下文。

有知情人士告知36氪,4月以來,國美內部就在推進“人員瘦身”,有員工4月至今的社保未交付,半年多的績效獎金也未發放。這與國美早前回應的“截至7月29日,公司不存在欠薪、拖欠社保公積金的行為”相悖。

此外,還有員工向36氪透露,國美內部有一種“懲罰文化”,絕大多數的員工沒拿到過全薪。“offer的工資構成寫的很模糊,基本是扯淡。只要完不成KPI,績效全扣、就是0。”


從財報也能反映出人員的變化。數據顯示,國美員工由2021年末的32278名減少到2022年6月末的25701名,僅在上半年就減員6577人。

36氪了解到,新一輪的裁員從今年7、8月份起,國美基本每個部門都有30%-40%的裁員幅度,裁員名單不乏在職十余年的老員工。基本工資與績效工資的比例也從原先的8:2調成7:3,“統一發放通知讓員工簽字,否則直接辭退” 。

走進國美總部所在地——北京鵬潤大廈B座,大廈公司水單幾近為“國美系”企業,包括安迅物流、國美地產、中關村科技等。

有鵬潤大廈底商人員告訴36氪,8月起,其門店的銷售額明顯減少,地下食堂的經營情況也受到影響。


9月26日,國美對裁員做出回應,稱“為保證公司正常運營,本月公司內部對薪酬發放做了一些臨時、應急的調整。同時,不排除將繼續實施減員計劃以進一步縮減運營成本”。

在黃光裕發布的《致國美朋友們的一封信》中,也承認國美已進入“戰略性聚焦與蟄伏”,希望大家多給企業時間和空間。

不成功的改革

實際上,國美零售的危機早已顯露出端倪。

有國美內部人士告訴36氪:“國美的推諉之風盛行,沒有人願意擔責,多做多錯,幹脆不做。”這樣的變化在黃光裕回歸後更甚,也能明顯感覺到審批流程的變長。

落在具體業務上的表現是,“一筆幾萬元的項目也要黃光裕親自批復”,“沒人明白大老板究竟想要什麼,真正幹活的人永遠缺少向上溝通的路徑、非常迷茫”。

黃光裕2021年初回歸後,延續了其早年間的激進風格,對國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包括主打娛樂化零售的平台“真快樂”,以及以家裝業務為主的平台“打扮家”。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