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中美博弈下立陶宛火中取栗未来将.. | 温哥华财税中心


[中美博弈] 中美博弈下立陶宛火中取栗未来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除口头上的安抚外,美国方面也予以了立陶宛实质的“奖励”。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11月23日到25日,对美国进行了访问。在他到访期间,美国进出口银行同立陶宛签署了价值6亿美元的信贷协议。

  

  俄罗斯《观点报》认为,立陶宛对美国的忠诚呈现出“夸张的特征”。无论华盛顿提出“反俄”还是“反华”的要求,立陶宛都能立刻入戏,用力过猛,不计后果。在立陶宛看来,通过充当美国的“反华急先锋”,就能够凭借美国的强大实力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地位和价值,以此获得更大的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

  欧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刘作奎:

  立陶宛紧跟美国的利益考量我想有几个原因:


  第一,立陶宛当年从苏联独立出来之后,一直追求回归欧洲,回归西方,所以在民主、人权、价值观方面一直和美国欧洲紧密地站队,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这是它的国家利益取向。

  第二,是立陶宛的国家安全问题,它从苏联独立出来之后,国家安全问题一直是萦绕不去的一个问题,它生怕苏联或者俄罗斯再度将其吞并。那么安全上它主要依赖北约,经济上主要依赖欧盟

  


  刘作奎:综合上面两点,一个是对融入西方民主价值观的考虑,一个是对安全的考虑,使得它紧密地接近美国,紧抱美国的大腿,试图通过依赖美国来缓解对自身国家安全的焦虑。

  荷兰和拉脱维亚也曾遭遇中国外交降级

  处理方式对今天有何借鉴?

  中国台湾问题将外交关系降为代办,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上世纪80年代,荷兰政府批准向台出售6艘潜艇,中国表示强烈反对,并召回驻荷兰大使。虽然荷兰最终只出售了两艘,后续4艘未能成交,但中国还是在1981年5月将与荷兰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直至1984年两国才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