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失踪的首富:父亲被枪杀22岁急接班 | Finance


失踪的首富:父亲被枪杀22岁急接班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04年,海鑫集团总产值达到70亿元,上缴利税12亿元。李兆会在2004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中位列第19,超过了父亲在世时的第27位。

  只是,年轻的李兆会并不理解父辈对于实业的专注。在他看来,钢铁行业重投资、低回报,不值得做一辈子。李兆会不止一次表示对钢铁没有太多的兴趣。

  喜好投资金融


  李兆会对资本运作兴趣盎然。初次进入资本市场的李兆会便在民生银行(600016.SH)的项目上尝到了甜头。

  从2004年开始,李兆会便对海鑫集团的商业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海鑫实业、海鑫钢铁两家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在当时看来,此举并无不妥,但由于并未区分实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平台,也并未对家族企业的经营和家族财富的管理进行隔离,导致资本运作的失败直接拖累了实业经营,并最终导致海鑫集团轰然倒塌。

  2004年,海鑫实业豪掷6.1亿元,受让中色股份持有的1.61亿股民生银行股权,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

  在2006年10月,李兆会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全部解禁后,李兆会大举减持了8969.7万股,入账6.8亿元。经过《新财富》的测算,李兆会在民生银行一役中浮盈约26亿元。

  继民生银行之后,李兆会还参与了兴业证券(601377.SH)、光大银行(601818.SH)、民生人寿等金融机构的增资扩股,收获颇丰。2007年,海鑫钢铁以1.03亿元入股兴业证券,总套现9.68亿元,净收益约8.6亿元。

  凭借着民生银行的收益,李兆会的资产攀升至125亿元。2008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公布,李兆会首次登顶山西首富。


  家族以实业起家,但李兆会对金融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据媒体梳理,李兆会投资的12家企业中,6家处于金融领域,涉足银行、券商、保险和基金。同时,李兆会所投资的单项投资浮盈1亿元以上的企业,均来自金融领域。

  李兆会在实业也有投资布局,如新能泰山(000720.SZ)、中国铝业(601600.SH)、中化国际(600500.SH)等,但总体投资数额不高,以短线交易为主,收益不佳。总体而言,李兆会偏好在二级市场中快进快出,所投资的企业通常只在季报或中报中出现后就快速消失。

  据《新财富》测算,李兆会以40.589亿元的投入获得42.446亿元的浮盈。不过,大部分的收益是来自获取法人股或原始股的“圈子交易”,在公开市场的收益并不算优秀。

  2010年,李兆会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事业、爱情双丰收。这一年,他再度凭借100亿元的身家名列当年胡润百富榜的第85位。同年,李兆会高调迎娶了着名女星车晓,备受舆论关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媒体报道,李兆会和车晓的婚礼斥资500万元,地点为在海鑫集团的厂区。有现场嘉宾称婚礼“像央视春晚”。在婚礼现场,海鑫集团总部大楼张贴的对联颇受瞩目。“海市起蜃楼,看晓日洒金,彩凤舞霞,浓浓喜气会心至;鑫潮扬壮势,瞩金鹏举义,前程兆瑞,滚滚车流载富来”,将“海鑫”、“兆会”、“车晓”都嵌入其中。

  身陷10亿债务纠纷,行踪成谜

  过度关注资本市场的代价,是忽略了实业的发展。

  据媒体报道,李兆会对钢铁主业过问不多,也鲜少在闻喜县露面,大半时间住在北京。公司实际经营是由妹妹李兆霞负责,而李兆霞也只是主管财务,对具体生产管理并无太多经验。偌大的海鑫集团,基本靠惯性运作。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延伸阅读

    _RELATED_NEWS_MORE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