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理财] 巴菲特:真正搞投资的人都懂这小事
2001年,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异常低迷,很多人不看好股票市场时,巴菲特却在中石油的股价跌到1港元左右时,买进了23亿港元的股票。
第二年中石油的股价涨了1倍,巴菲特净赚了23亿港元,但他没有卖出。直到2007年,当他得知中石油要在内地发行A股时,他才终于将持仓五年的中石油股票在香港分批抛出,卖价在12港元至14港元之间,这一笔买卖就让他赚了237亿港元。
卖完股票后,中石油回归了,但是股价却开始暴涨了,很多人因看好中石油,纷纷进场。
当投资者们说巴菲特错过中石油的黄金期时,巴菲特却说:“也许我卖早了。可我买中石油公司的股票,买的是它的原材料,是它从井里打出来的石油。”
当投资者们为自己能在中石油赚得盆满钵满时,中石油股票回归中国内地股市以后,却先涨后跌。紧接着,香港中石油股价也跟着跌。
一直以来,巴菲特买卖股票始终遵循一个常识: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为什么会有这样反人类的常识?因为它是由羊群效应转换而来。
多年来,巴菲特一直遵循自己的投资理念操作股市,而芒格也一直在帮助他创新理念,虽说这个投资理每隔几年就会有变动(变动是因为芒格多年来始终在坚持证伪自己的理念),但是基本的常识和人性却始终没有改变。
巴菲特常识篇
1.买有价值的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投资最重要的是要买有价值有实力的、优秀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买垃圾股。
生活中,垃圾变宝的故事很多,但是在股市,想要实现把一只垃圾股变成有价值的股票,投资者是没有主导权的!因为这种权利在公司领导人身上,投资者无权参与公司的运营。
既然无法通过一己之力实现公司的咸鱼翻身,那就把选择权把控好,选择与那些真心实意搞事业,一心做大做强企业、讲信用的企业老板合作,购买他们公司的股票。
2.买简单易懂的股票。
巴菲特说:“我要买自己看得懂的股票,看不懂的股票我绝对不买。”
因为出生的年代以及年龄的不同,巴菲特到90几都不怎么会用电脑,什么五笔打字、DOS等他都不太会用,更别说互联网。
因为自己不懂,所以他从来不参与这些领域公司的股票。
当年,美国大搞互联网概念时,巴菲特因为自己不懂这个行业,也不明白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所以连最赚钱的谷歌和脸书公司都没有投资。
不过,也正因为他从不参与自己不熟悉、不懂得行业,他也避免了更多的失败。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