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理财] 巴菲特:真正搞投资的人都懂这小事
投资的人,都懂得这几个小事,比研究技术更有用
投资这种事,如果一定要讲技术面、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性和常识。
在资本市场,不缺各种门派高手,缺的是能把人性玩得通透,把常识搞到知行合一的能人。
过去,网络上没少报道资本市场、期货圈技术一流、几十年位居高位的牛人,但是,也不乏有这样的牛人因一招惯常偏见而损失惨重。

2019年期货圈一位做了20多年的资深老将,因橡胶爆仓跳楼身亡!离世前,该名资深操盘手操盘资金过亿。
期货界传奇人物逍遥刘强,因在2015股灾中在高位满仓,做多期指和配资买股票,最终导致破产,后来也离世了。
还有有着“证券之王”之称的管金生、亿万富翁袁宝璟、财通基金刘增铖、中国版利弗摩尔侯庆华、顶级慈善家裘德道、白糖分析师陈树强……
他们中不仅有专业几十年、拿过专业奖项的分析师,还有企业家,有多年战绩的交易老手。但是,最终却因为偶然的一次操作,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在资本市场,不缺有多年战绩的干将,因为战场挑战的不仅仅是人的作战经验,更挑战人的心理战术和是否能始终带着敬畏之心按基本的常识行动。

童年巴菲特第一次感受股市心理战术
11岁那年,巴菲特因为想买股票钱不够,向姐姐凑了120美元,以38美元一股的价格买了一只股票,买进后股市就突然大跌,很快他的持仓就损失了30%。
姐姐得知此事后,便开始天天催他还钱。巴菲特也焦急万分,当股价涨回40美元时,巴菲特便赶快卖掉了持有的股票,并把钱还给了姐姐。
这一次买卖让巴菲特赚了5美元,但是很快他发现,卖完后,那只股票就开始暴涨,一直涨到了202美元。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巴菲特便发现,股市并不像他爸妈讲的那么简单,但是,炒股一定要有耐心。

股神巴菲特用常识致胜
2001年,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异常低迷,很多人不看好股票市场时,巴菲特却在中石油的股价跌到1港元左右时,买进了23亿港元的股票。
第二年中石油的股价涨了1倍,巴菲特净赚了23亿港元,但他没有卖出。直到2007年,当他得知中石油要在内地发行A股时,他才终于将持仓五年的中石油股票在香港分批抛出,卖价在12港元至14港元之间,这一笔买卖就让他赚了237亿港元。
卖完股票后,中石油回归了,但是股价却开始暴涨了,很多人因看好中石油,纷纷进场。
当投资者们说巴菲特错过中石油的黄金期时,巴菲特却说:“也许我卖早了。可我买中石油公司的股票,买的是它的原材料,是它从井里打出来的石油。”
当投资者们为自己能在中石油赚得盆满钵满时,中石油股票回归中国内地股市以后,却先涨后跌。紧接着,香港中石油股价也跟着跌。
一直以来,巴菲特买卖股票始终遵循一个常识: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为什么会有这样反人类的常识?因为它是由羊群效应转换而来。
多年来,巴菲特一直遵循自己的投资理念操作股市,而芒格也一直在帮助他创新理念,虽说这个投资理每隔几年就会有变动(变动是因为芒格多年来始终在坚持证伪自己的理念),但是基本的常识和人性却始终没有改变。

巴菲特常识篇
1.买有价值的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投资最重要的是要买有价值有实力的、优秀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买垃圾股。
生活中,垃圾变宝的故事很多,但是在股市,想要实现把一只垃圾股变成有价值的股票,投资者是没有主导权的!因为这种权利在公司领导人身上,投资者无权参与公司的运营。
既然无法通过一己之力实现公司的咸鱼翻身,那就把选择权把控好,选择与那些真心实意搞事业,一心做大做强企业、讲信用的企业老板合作,购买他们公司的股票。

2.买简单易懂的股票。
巴菲特说:“我要买自己看得懂的股票,看不懂的股票我绝对不买。”
因为出生的年代以及年龄的不同,巴菲特到90几都不怎么会用电脑,什么五笔打字、DOS等他都不太会用,更别说互联网。
因为自己不懂,所以他从来不参与这些领域公司的股票。
当年,美国大搞互联网概念时,巴菲特因为自己不懂这个行业,也不明白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所以连最赚钱的谷歌和脸书公司都没有投资。
不过,也正因为他从不参与自己不熟悉、不懂得行业,他也避免了更多的失败。

3.要看公司的基本面
巴菲特:公司的经营业绩怎么样?
在巴菲特看来,选进一只股票之前,一定要了解这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于这一点,他不仅仅是看报道出来的那些报表,也会自己深入计算。以便能更准确的判断投资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
除此之外,他还会现场观看,利用亲眼所见,来判断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当年,他买运通公司的股票,就巧妙的利用了眼见为实这一常识。
巴菲特33岁那年,美国出现了一个食品大丑闻,因为运通公司也给那家食品厂商提供了贷款,导致运通的股价大幅下跌了50%。
但是那段时间,巴菲特在快餐馆吃饭时经常看到人们还是在刷美国的运通卡。去逛超市时,超市里的人也在刷运通卡。
当即他就认定,运通股票的暴跌只是短期的,因为运通公司的业务并没有因为那一次的食品事件受损,而且运通公司的基本面、经营状况也没有发生改变。
于是,他就花1 300万美元买入了美国运通公司的股票。在后来的两年时间里,运通公司的股票涨到原来的3倍,巴菲特也净赚2 000万美元。
这不仅是他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笔买卖。也是他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常识课。

除了这些常识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些比较人性的东西值得大家了解巴菲特投资人性篇
1.别贪多
从11岁炒到89岁,巴菲特几十年只选了10多只股票。
人性的贪婪往往让人忽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多多益善,比方说股票。
人们常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分散投资,一万块钱持仓10只股票,以为有赚有亏,多少能赚。
最后一边赚一边亏,对冲完,一分没赚,搞得自己还不如办个养鸡场数鸡蛋。

2.别贪看
人性见不得亏钱,见不得怎么办?那就希望天天看着涨。只有天天涨了,天天赚钱了,持仓才踏实。
往往亏钱最多的,都是有事没事盯着看盘的,为啥?持仓不赚反亏,没买的大涨,没几个心里能痛快的。
不看手不欠,一看手就多,这边杀跌那边追涨。最后杀在谷底,追在最高峰,往往频繁操作,都是因为看盘太多!

3.别贪恋
别跟一只股票谈恋爱。
有人买股票,3元进场,5元不出,10元不卖,15元还没卖,18元终于卖了。
但是卖完了,发现它还涨,于是就追回来,结果,赚了6倍白白还给了市场,还倒亏钱。
能反手买回的投资者完全忽略了自己的钱是怎么赚来的。股票不像固定资产,股市的钱是财来财去,你赚的钱都是别人一路亏掉的。

4.别梭哈
满仓操作和赌博一样,都是赌
为什么不能满仓?只要你满仓,你的心态就变了,暴富的心理会让人梭哈越多,亏的越多。
如果满仓操作,股市向上时,买的多赚的钱多;但一旦股市跌下来,很容易高位套牢,没有留一手资金,想要高位翻身,难上加难!所以,炒股一定要留有余地。

5.别赌上全部
买卖股票,千万别丢掉主业炒,别抵押房产炒股,别借钱炒股,只用闲钱炒股。
这些年,没少见卖房炒股、辞掉银行正职全职做股民的人,最后的结果都不太理想,本搭进去不说,人还疯疯癫癫。
所以,告诫大家,一定不要借钱炒股,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费炒股,不要丢掉主业炒股,一定要用自己的闲钱炒股。
6.别玩杠杆
杠杆这东西,最玩人性,赚了可以一夜暴富,亏了会让人怀疑人生。

股票这个市场是没有血性的,技术分析、基本面只是基础,掌控人性、知行合一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巴菲特:真正搞投资这种事,如果一定要讲技术面、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性和常识。
在资本市场,不缺各种门派高手,缺的是能把人性玩得通透,把常识搞到知行合一的能人。
过去,网络上没少报道资本市场、期货圈技术一流、几十年位居高位的牛人,但是,也不乏有这样的牛人因一招惯常偏见而损失惨重。
2019年期货圈一位做了20多年的资深老将,因橡胶爆仓跳楼身亡!离世前,该名资深操盘手操盘资金过亿。
期货界传奇人物逍遥刘强,因在2015股灾中在高位满仓,做多期指和配资买股票,最终导致破产,后来也离世了。
还有有着“证券之王”之称的管金生、亿万富翁袁宝璟、财通基金刘增铖、中国版利弗摩尔侯庆华、顶级慈善家裘德道、白糖分析师陈树强……
他们中不仅有专业几十年、拿过专业奖项的分析师,还有企业家,有多年战绩的交易老手。但是,最终却因为偶然的一次操作,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在资本市场,不缺有多年战绩的干将,因为战场挑战的不仅仅是人的作战经验,更挑战人的心理战术和是否能始终带着敬畏之心按基本的常识行动。
童年巴菲特第一次感受股市心理战术
11岁那年,巴菲特因为想买股票钱不够,向姐姐凑了120美元,以38美元一股的价格买了一只股票,买进后股市就突然大跌,很快他的持仓就损失了30%。
姐姐得知此事后,便开始天天催他还钱。巴菲特也焦急万分,当股价涨回40美元时,巴菲特便赶快卖掉了持有的股票,并把钱还给了姐姐。
这一次买卖让巴菲特赚了5美元,但是很快他发现,卖完后,那只股票就开始暴涨,一直涨到了202美元。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巴菲特便发现,股市并不像他爸妈讲的那么简单,但是,炒股一定要有耐心。
股神巴菲特用常识致胜
2001年,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异常低迷,很多人不看好股票市场时,巴菲特却在中石油的股价跌到1港元左右时,买进了23亿港元的股票。
第二年中石油的股价涨了1倍,巴菲特净赚了23亿港元,但他没有卖出。直到2007年,当他得知中石油要在内地发行A股时,他才终于将持仓五年的中石油股票在香港分批抛出,卖价在12港元至14港元之间,这一笔买卖就让他赚了237亿港元。
卖完股票后,中石油回归了,但是股价却开始暴涨了,很多人因看好中石油,纷纷进场。
当投资者们说巴菲特错过中石油的黄金期时,巴菲特却说:“也许我卖早了。可我买中石油公司的股票,买的是它的原材料,是它从井里打出来的石油。”
当投资者们为自己能在中石油赚得盆满钵满时,中石油股票回归中国内地股市以后,却先涨后跌。紧接着,香港中石油股价也跟着跌。
一直以来,巴菲特买卖股票始终遵循一个常识: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为什么会有这样反人类的常识?因为它是由羊群效应转换而来。
多年来,巴菲特一直遵循自己的投资理念操作股市,而芒格也一直在帮助他创新理念,虽说这个投资理每隔几年就会有变动(变动是因为芒格多年来始终在坚持证伪自己的理念),但是基本的常识和人性却始终没有改变。
巴菲特常识篇
1.买有价值的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投资最重要的是要买有价值有实力的、优秀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买垃圾股。
生活中,垃圾变宝的故事很多,但是在股市,想要实现把一只垃圾股变成有价值的股票,投资者是没有主导权的!因为这种权利在公司领导人身上,投资者无权参与公司的运营。
既然无法通过一己之力实现公司的咸鱼翻身,那就把选择权把控好,选择与那些真心实意搞事业,一心做大做强企业、讲信用的企业老板合作,购买他们公司的股票。
2.买简单易懂的股票。
巴菲特说:“我要买自己看得懂的股票,看不懂的股票我绝对不买。”
因为出生的年代以及年龄的不同,巴菲特到90几都不怎么会用电脑,什么五笔打字、DOS等他都不太会用,更别说互联网。
因为自己不懂,所以他从来不参与这些领域公司的股票。
当年,美国大搞互联网概念时,巴菲特因为自己不懂这个行业,也不明白这个行业到底是怎么赚钱的,所以连最赚钱的谷歌和脸书公司都没有投资。
不过,也正因为他从不参与自己不熟悉、不懂得行业,他也避免了更多的失败。
3.要看公司的基本面
巴菲特:公司的经营业绩怎么样?
在巴菲特看来,选进一只股票之前,一定要了解这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于这一点,他不仅仅是看报道出来的那些报表,也会自己深入计算。以便能更准确的判断投资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
除此之外,他还会现场观看,利用亲眼所见,来判断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当年,他买运通公司的股票,就巧妙的利用了眼见为实这一常识。
巴菲特33岁那年,美国出现了一个食品大丑闻,因为运通公司也给那家食品厂商提供了贷款,导致运通的股价大幅下跌了50%。
但是那段时间,巴菲特在快餐馆吃饭时经常看到人们还是在刷美国的运通卡。去逛超市时,超市里的人也在刷运通卡。
当即他就认定,运通股票的暴跌只是短期的,因为运通公司的业务并没有因为那一次的食品事件受损,而且运通公司的基本面、经营状况也没有发生改变。
于是,他就花1 300万美元买入了美国运通公司的股票。在后来的两年时间里,运通公司的股票涨到原来的3倍,巴菲特也净赚2 000万美元。
这不仅是他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笔买卖。也是他投资生涯中最重要的常识课。
除了这些常识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些比较人性的东西值得大家了解巴菲特投资人性篇
1.别贪多
从11岁炒到89岁,巴菲特几十年只选了10多只股票。
人性的贪婪往往让人忽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多多益善,比方说股票。
人们常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分散投资,一万块钱持仓10只股票,以为有赚有亏,多少能赚。
最后一边赚一边亏,对冲完,一分没赚,搞得自己还不如办个养鸡场数鸡蛋。
2.别贪看
人性见不得亏钱,见不得怎么办?那就希望天天看着涨。只有天天涨了,天天赚钱了,持仓才踏实。
往往亏钱最多的,都是有事没事盯着看盘的,为啥?持仓不赚反亏,没买的大涨,没几个心里能痛快的。
不看手不欠,一看手就多,这边杀跌那边追涨。最后杀在谷底,追在最高峰,往往频繁操作,都是因为看盘太多!
3.别贪恋
别跟一只股票谈恋爱。
有人买股票,3元进场,5元不出,10元不卖,15元还没卖,18元终于卖了。
但是卖完了,发现它还涨,于是就追回来,结果,赚了6倍白白还给了市场,还倒亏钱。
能反手买回的投资者完全忽略了自己的钱是怎么赚来的。股票不像固定资产,股市的钱是财来财去,你赚的钱都是别人一路亏掉的。
4.别梭哈
满仓操作和赌博一样,都是赌
为什么不能满仓?只要你满仓,你的心态就变了,暴富的心理会让人梭哈越多,亏的越多。
如果满仓操作,股市向上时,买的多赚的钱多;但一旦股市跌下来,很容易高位套牢,没有留一手资金,想要高位翻身,难上加难!所以,炒股一定要留有余地。
5.别赌上全部
买卖股票,千万别丢掉主业炒,别抵押房产炒股,别借钱炒股,只用闲钱炒股。
这些年,没少见卖房炒股、辞掉银行正职全职做股民的人,最后的结果都不太理想,本搭进去不说,人还疯疯癫癫。
所以,告诫大家,一定不要借钱炒股,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费炒股,不要丢掉主业炒股,一定要用自己的闲钱炒股。
6.别玩杠杆
杠杆这东西,最玩人性,赚了可以一夜暴富,亏了会让人怀疑人生。
股票这个市场是没有血性的,技术分析、基本面只是基础,掌控人性、知行合一才是长久生存之道。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