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比特幣鮮為人知的秘密 政府也買賣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比特幣] 比特幣鮮為人知的秘密 政府也買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由司法部運營的網站Forfeiture.gov乍看之下對監督部門而言可謂是天賜佳物。最近的某個星期一,主頁的一份文件詳細列舉了由多個部門沒收而來、價值至少200萬美元的數字貨幣。從中可以看到,緝毒局從新罕布什爾州的一名毒販手中沒收140枚比特幣,從波士頓的一名毒販手裡沒收25枚比特幣;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則在鹽湖城繳獲99枚比特幣和99單位的比特幣現金(另一種貨幣)。

  但這種信息透明轉瞬即逝。從物品被沒收直到它出現在報告裡,中間往往有較長的滯後,而且報告不會在線存檔。每天,新報告一出現,舊報告便消失。紙質副本確實存在,不過不管任何時候,無論在網上或是書面材料上,都無法查到聯邦政府保管加密貨幣的記錄。

  曾為客戶提供沒收財物相關建議的美亞博律師事務所(Mayer Brown)律師亞歷克斯·拉卡托斯說:“美國有一點很奇怪,就是它缺少中央登記。”。他補充道:“不管是聯邦調查局還是地方當局采取的行動,我們都不知道被沒收的財產有多少。”當被問及是否有沒收財產的公共登記處時,法警局發言人明確回答說沒有。而且,法律並未規定政府有義務創建這樣的登記處。司特德和其他執法部門人員基本都支持這種不透明性,他們辯解道,提高透明度,可能會向罪犯泄露特工的工作方法,或正在進行的調查。


  從理論上來說,聯邦政府手中的任何比特幣都是可以追蹤的,因為加密貨幣的交易永久記錄在公共區塊鏈分類帳上。雖然司法部文件有時會公開識別“安全的政府錢包”,但許多刑事案件並沒有,這使得比特幣的去向不明。即便在錢包可以識別的情況下,它的內容在外行人眼中似乎只是無窮無盡的字符串——它們實際上代表著匿名的個人貨幣、交易和用戶。可以肯定的是,包括Elliptic和Chainalytic等取證公司在內的行業正在不斷興起,幫助客戶將錢包與所有者聯系起來,它們的客戶當中許多是執法機構。不過,公共信息披露不屬於這些公司的業務范圍。

  這種狀況導致人們幾乎無法確定政府到底擁有多少加密貨幣,加之有權繳獲比特幣的機構眾多(其中還有特勤局、酒精、煙草和火器管理局、郵局),政府本身也難以確定所沒收加密貨幣的規模。其實,只要區塊鏈技術部署到位,很容易就能知道貨幣數額,這點令支持提高透明度的人尤為惱怒。沒收的批評者認為,比特幣黑洞是以數字化方式展示了被濫用長達數十年的系統。反對者認為,州和地方機構擁有強大的沒收權力,會帶來負面作用,甚至可能導致警察搶劫平民。司特德說:“我在執法部門工作了23年,我相信,但凡警察沒收現金,總有人從中貪污,我不認為這在比特幣身上會有任何不同。”


  從這個角度看,公共記錄與實際的差距之大足以令人擔憂。從法庭記錄和沒收通知中嘗試追蹤比特幣時,《財富》雜志發現,有幾筆比特幣的繳獲被記錄在案,其銷售卻沒有任何記錄。例如,2014年的法庭文件顯示,美國聯邦稅務局從德克薩斯州的一位大麻毒販手中繳獲222枚比特幣,但沒有任何關於銷售的文字記錄。同樣,特勤局2014年從一對在“JumboMonkeyBiscuit”網站經營非法毒品和貨幣兌換的夫婦手中繳獲50.44枚比特幣,也沒有拍賣記錄。(其他一些案例中的貨幣估值也相當古怪——例如,2月初鹽湖城繳獲99枚比特幣的沒收通知中,顯示其價值為0美元,而實際上它當時價值約有80萬美元)。這些貨幣中的一部分可能被正在進行的案件占用,或還在沒收機構手中。由於法警局拒絕就內部程序發表評論,也就無從得知他們是否有正當理由來解釋這些比特幣的去處。


  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政府官員利用沒收程序漏洞來盜取比特幣,前檢察官(包括司特德)則強調,腐敗是例外,而非全部。盡管如此,沒收和出售的長時間間隔無疑增加了辯護律師和公民自由論者的懷疑。所有消息來源都認為,不透明的監督加上數字貨幣容易轉移的特點,很容易就會讓執法者誤入歧途,聯邦調查局的第一次大型比特幣抓捕行動證實了這點。

  賈羅德·庫普曼是美國稅務局刑事調查科的網絡犯罪主管。稅務局打擊犯罪部門有大約2,000名特工——持有徽章和槍支的會計師——屬於不斷壯大的加密貨幣專家隊伍的一部分。庫普曼說:“他們是百裡挑一的精英。”

  這支團隊最著名的一次抓捕行動也成為最飽受詬病的一次,原因在於發生了監守自盜。對絲綢之路進行調查期間,美國緝毒局的卡爾·大眾和特勤局的肖恩·布裡奇斯瘋狂犯罪,就連阿爾·卡彭也會自愧不如。恐怖海盜羅伯茨被捕之前,他們從主犯和他的網站上偷取比特幣,並向他勒索財物。這對狡猾的家伙甚至冒充殺手,偽造殺死告密者的場景,企圖對烏布利希進行再次欺詐。稅務局偵探成功誘捕大眾和布裡奇斯,兩人都在2015年承認與此案件有關的指控。兩位特工的欺詐發生在烏布利希的資產被沒收之前,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們沒有影響到沒收程序。即便如此,從這起案件中可以看出,在數字貨幣符合沒收相關法律時,也可能會滋生不法行為。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